白花兜兰
邓碧林 摄
游客来到小七孔
钟嘉 摄
荔波是颗“绿宝石”,荣列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仅仅是大七孔、小七孔,已经绝对美得震撼。而兰花是荔波最特殊的名片。
走进荔波喀斯特森林,仰望参天大树,已经是一种享受;若俯身低头,也有奇异美景出现,那就是兰花。
兰科植物被认为是单子叶植物中虫媒传粉的最高级类型。在适应形形色色的昆虫传粉过程中,兰科植物的花朵形态发生了奇异的变化,花瓣、萼片都变异为方便昆虫起降和传粉,不同种类的不同变化又是为适应不同种类的昆虫,有一些种类产生异常的香气以吸引昆虫,还有一些不分泌花蜜而是借助拟态或分泌某种物质来吸引昆虫……这些变异、演化真是妙不可言。
因为人类对兰花野生资源的过度采挖,使得很多种兰花变得稀少甚至濒危,而更成为珍稀而名贵的植物。在荔波茂兰保护区内,已经发现有野生兰科植物32属85种,除了中国的一些广布种如春兰、蕙兰等地生兰花,还有附生在岩石、树枝上的石槲、羊耳蒜等;这些兰花既有温带种类,也有热带种类。其中最特殊的一种叫白花兜兰,全保护区只发现几十株。
白花兜兰是21年前由国外植物学家发现、发表的新物种,但是他们发现的那株兰花汇合在来自香港的一批兰花之中,而这批兰花只知出自贵州、广西却不知道具体地点。直到10年前,白花兜兰在茂兰保护区被发现,这种兰花的家才确定为荔波,至今没有在其他地方发现。
白花兜兰生长在人迹稀少的保护区核心区内,附生于岩壁之上。它的三片花瓣纯白,一片花唇瓣膨大成兜状,形似女式拖鞋,又叫拖鞋兰,花形大而色泽艳丽,花期较长,观赏性名列兰花之前茅。
喀斯特森林地貌给附生兰花适宜的生长环境,像硬叶兜兰、小叶兜兰等,在茂兰都可以看到。在中国,所有兜兰属兰花的野生种类都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绝对禁止随意采挖和自由买卖。在荔波,为了保护数量非常稀少的白花兜兰,保护区核心区不仅不向公众开放旅游,知道那个地点的也只限几个人。但是如果游客有一双慧眼,在荔波的各处景区,欣赏到其他野生兰花并不是难事。
和白花兜兰类似,荔波还有一些物种是珍稀甚至独有的,如森林中的银竹鼠,洞穴中的盲鱼、米虾,也是一般旅游者不能见到的。但它们的存在,证明荔波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极高,荔波绿宝石因此才异彩纷呈。
链接:荔波胜景集萃
一、集合喀斯特地貌胜景精华
在荔波大小七孔风景区,可溶性的石灰岩山体被流水作用溶成奇形怪状,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熙熙攘攘的游客中立定,看溪水、碧潭、清瀑,会隐约觉得有些类似甚至是缩小的九寨沟;有一段钙华流水,很像四川的松潘黄龙;那些奇峰、怪石,可联想到路南石林、桂林山水;而诡异奇特的洞穴,石笋、石柱、钟乳,地下河流与洞穴生物,展现出各地众多喀斯特地貌的共性。
二、非常壮观的喀斯特森林
荔波的喀斯特森林大致分为三种:水上森林、石上森林和漏斗森林。在小七孔景区,有一段“水上森林”,游客可以穿行于林中,脚下有墩状的栈道便于行走。可惜游客一般顾不上观察树林本身,会迷醉于林间的嬉戏,或急于穿出树林追寻下一个景致。到荔波县东边的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黄杨沟,那里的水上森林就格外令人着迷了。生长在瑶所河河道中的小叶黄杨有上万株,集中连片立在长约1公里、宽30米的河段上,很多树龄都在百年以上,但植株矮小,根枝盘曲,株株宛如天然盆景。到了雨季,河流暴涨,这些黄杨林变成水上丛林,水流在石头与树根上激起水花,衬着黄杨花粉的飘洒,别有情趣。
石上森林可称叹为观止。在大七孔景区,有一处石头斜坡,上面的石缝中甚至石头表面都不可思议地长出树来,它们的树根紧紧扒在石头上,而树干长得非常细高,直冲蓝天。几乎所有的游客都会在这面斜坡前驻足感叹。
茂兰保护区内还有一处深达400米的漏斗森林,从上至下一路都是奇花异草,藤蔓、蕨类、附生植物异彩纷呈,到漏斗底部则是巨树丛生,阳光依稀。这样的森林里,不仅植物多样,昆虫、两栖爬行动物都很丰富,奇异的是林下很少有土壤,树林完全生长在石头上。
温馨提示:目前荔波机场已经建好,过去飞到贵阳还要5个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荔波,现在从深圳飞荔波的航班就要开通,其他城市飞荔波也指日可待,欣赏荔波这颗多彩的绿宝石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