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名刊精品 > 《环球》杂志 > 精彩报道

68新手段“弄”死癌细胞

  新现代人提癌色变。作为一种绝症,癌症一直是科学家力图攻克的堡垒。2007年,科学们各显神通,或借用外力,或诱使癌细胞休眠乃至自杀,或干脆设法饿死癌细胞……种种疗法使人相信,攻下这座堡垒,不是没有成功的机会。

  68新手段“弄”死癌细胞

  余君

  2007年12月17日,美国癌症学会公布的一份名为《全球癌症事实和数据》的报告显示,在2007年,全球新增癌症病患1200多万例,760万人死于癌症,相当于每天死亡2万人。

  在英语中,有一个词和“癌(cancer)”的拼写极其相似,那就是“巨蟹座”(Cancer)。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癌是如何的难以治疗:如横行的巨蟹。到今天,人类仍然没发明有效的治愈癌症的办法。不过,最近好消息不断传来,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科学家均称,自己已经想到了对付癌症的方法。

  借“力”疗法

  2007年9月,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崔征博士在剑桥大学举行的抗衰老会议上发布了他在免疫细胞研究方面的新发现。

  该发现的思路是,有些人的粒性白细胞抗癌能力很强,如果向癌症患者体内注射来自捐献者的粒性白细胞,这些免疫细胞就能帮助癌症患者抗击癌症,甚至可以治愈癌症。他还说,从不同的志愿者身上提取的免疫细胞在抗癌方面的能力大不相同,疗效相差很大。

  这位科学家表示,将来自健康捐赠者“超强生命力”的粒性白细胞向癌症患者体内注射,就可以帮助病人治疗甚至治愈他们的疾病,而且他相信患者很快就能从这一技术中受益,因为医院目前已经在应用分离血浆和血小板的技术来获取粒性白细胞。

  崔征领导的研究小组从包括癌症患者在内的100个志愿者身上提取了粒性白细胞,并将这些免疫细胞分别与子宫颈癌细胞混合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不同志愿者的粒性白细胞杀死了不同比例的癌细胞。研究发现,在不同人身上提取的免疫细胞在抗癌方面的能力大不相同,疗效可以相差近50倍。有的免疫细胞生命力顽强,在24小时之内杀死了接近97%的癌细胞,而有的免疫细胞生命力明显要差,只杀死了2%的癌细胞。

  崔征表示,该发现将很快成为治疗癌症的医学手段,“毕竟之前的临床测试相当成功。如果该技术得到应用,将能够挽救许多生命。”

  使癌细胞自杀

  11月,以色列标靶生物技术公司研发出一种可以诱发癌细胞自杀的新型抗癌药物,科学家的灵感来自于生物体内的细胞凋亡机制。

  细胞凋亡是生物控制自身细胞的一个重要机制,能使人或动物体内不再正常工作的细胞自行消亡。科学家准备模仿生物体内的细胞凋亡机制,开发出一种药物,这种药物有模仿并触发这一机制的功能,对特定癌细胞引发凋亡机制,促使癌细胞自杀死亡。

  按照这一思路,科研人员研发出了小型蛋白质。这种蛋白质有两种功能,一是能够到达预定的目标细胞,二是到达后可引发目标细胞的自杀反应。

  标靶生物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雅科尼说,他在希伯来大学从事免疫毒素研究时,就一直想在生物体内寻找一种可以杀死病变细胞的毒素。只是,地球上并没有一种生物会产生这种毒素。于是,根据现代医学中的模仿人体自然生理过程的理念,他想到了细胞凋亡机制。

  为了使蛋白质(毒素)按要求到达预定的目标细胞——癌细胞,这位科学家将具有识别能力的生物分子与蛋白质相结合。这样,蛋白质在识别分子的引导下只进入特定的病变细胞,而不会对健康细胞造成损害。

  动物实验显示,该药物对目标细胞可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据悉,该公司已经与印度和美国的制药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并准备在近期内开始临床试验。

  饿死癌细胞

  德国科学家克制癌细胞的方法则颇为另类,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自然疗法”。

  2007年初,在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妇女医院工作的施密特博士和生物学家卡恩米勒开始了一项特别的临床研究,他们对癌症Ⅰ期的病人做一种出人意料的治疗:脂肪疗法。

  他们的灵感来源是80多年前的一个结论。1924年,诺贝尔奖得主德国科学家沃伯格最先发现了他所观察到的快速生长肿瘤的普遍特征,即不同于健康细胞的代谢方式——通过在线粒体中代谢糖而产生能量,快速生长的肿瘤细胞只能利用糖酵解的方式通过碳水化合物来给自己供能。

  鉴于此,这两位德国科学家的理论就很简单了:如果绝大多数入侵性癌细胞是靠糖酵解来生长和分裂的话,那么将食物中的糖拿掉就可以阻止癌细胞扩散;与此同时,身体里正常的细胞可以靠脂肪酸分子中叫做酮体的成分产生能量,不用“担心”无糖的环境。

  他们的实验是给病人用一种叫做生酮膳食的食谱。这种饮食几乎排除了所有的碳水化合物,包括糖;而提供能量的都是高质量的植物油,比如大麻籽油和亚麻籽油;蛋白质则是由大豆和动物产品提供的。

  该实验尚在早期的困难时期。实验中有5位病人忍受了3个月的无碳水化合物饮食后,身体状况稳定并有所改进,肿瘤生长变缓、停止或缩小了。这些早期结果已经引起了积极的反应,并获得了越来越多同行的兴趣。发现了第一个人致癌基因的麻省理工学院怀特黑德研究所的生物学家罗伯特·温伯格,曾经一直批评根据上述理论所采取的治疗方法。而现在,他却让步了。在一封电子邮件中他承认,在动物模型中,肿瘤是受到生酮膳食影响的。

  “催眠”癌细胞

  2007年11月,一个由多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小组研发出了一种新的阻止恶性肿瘤生长的方法:让癌细胞“休眠”。

  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知道人体内的癌细胞能常年处于休眠状态,但对它们为何会休眠却不甚了解。经过研究,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病理和免疫学教授罗伯特·施赖伯等人发现,某些癌细胞能数十年处于“均衡状态”,也就是,它们不会被根除,也不会再生长。

  施赖伯等人通过给老鼠注射化学致癌物,发现一些老鼠很快就得了癌症,另一些则只在接受注射点附近发生局部癌变,当体内免疫系统中的某些成分不再起作用后,局部癌变才大规模扩散。由此,施赖伯认为,免疫系统先前控制了癌细胞。

  参与同一研究的科学家马克·斯迈思解释了这一研究可能给癌症治疗带来的新思路:“我们未来可能能利用免疫疗法人为地导入‘均衡状态’,把癌症转化为慢性的、可控制的疾病。癌症就会像其他一些严重的疾病那样,通过服药长期得到控制。”

  施赖伯等人计划进一步研究“均衡状态”下的癌细胞和免疫系统,还计划在人身上和不同类型癌症载体上测试他们的研究结果。

  不论是自杀、催眠还是饿死,科学家们对癌细胞都毫不留情。尽管这些新的科学方法大多仍处于试验阶段,离临床和正式采用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但无论如何,人类在克服疾病方面的勇气和智慧仍能使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癌症将可能不再“横行”,它将成为一种如感冒般可控的疾病。

(责任编辑:王伟)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