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英俄关系不但新年没有新气象,反而越来越糟。两国围绕英国文化委员会驻俄罗斯圣彼得堡办事处和叶卡捷琳堡办事处“关门”一事,爆发了“文化战”,两国的外交官和媒体纷纷参战,打得好不热闹。
俄外长称英方是殖民主义思维 其实,事情的起因并不复杂。
英国文化委员会是一个在英国注册的非营利性组织,从1994年至今,该机构在俄罗斯设立了至少14家办事处。过去3年来,因为法律地位和税务问题,该委员会与俄政府陷入长期争执。2007年12月12日,俄外交部要求英方从2008年1月1日起,关闭英国文化委员会设在莫斯科之外的所有办事处。然而,英国文化委员会驻叶卡捷琳堡和驻圣彼得堡的办事处分别于本月9日和14日恢复工作。俄方称这种行为是“挑衅”,而英方则指责俄方的阻挠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16日,英国文化委员会驻圣彼得堡办事处负责人金诺克因“酒后驾车”被短暂扣押,随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介入,接着该办事处宣布暂时关闭。于是,两国“口水战”陡然升级。
17日,英国驻圣彼得堡领事馆发言人说,俄罗斯秘密警察传召该办事处的所有俄罗斯职员问话,迫使该办事处停止运作,把叶卡捷琳堡的办事处也关闭了,俄方则高兴地声称,这是“迟到的胜利”。对此,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不屑地称,俄罗斯的做法无异于“绑架”。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则回击道,英方设立办事处并未征得俄罗斯政府许可,因而不能开放。拉夫罗夫还说“英方的说辞充满殖民主义色彩。不过,今天不能这样对俄罗斯说话”。
俄外长之女留英遭英国媒体挖苦 两国外长打起了口水战,两国媒体立刻来了精神。在民族主义情绪的鼓动下,媒体毫不掩饰互相攻击,这反过来又让两国政府只好继续“硬碰硬”。
一谈起此事,英国的大报小报都一口咬定,“这是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名)的阴谋”。
1月19日,英国最有影响力的《泰晤士报》指责普京的民族主义和排外倾向日益增长,这似乎表明俄罗斯正在唤醒“冷战”的旧时仇恨,把外来文化当做一种威胁。但该报同时直言不讳地说,这是英国的文化外交,并称这比从前任何时候都重要。
文章还讽刺拉夫罗夫称,就是这位外长,在口口声声说英国的态度让人想到殖民地时代的时候,世界上那么多大学他不挑,偏偏把女儿送到伦敦经济学院。
英国《苏格兰人报》的文章题为“当普京转向冷战思维”,英国《金融时报》则是“普京搞威吓,恐怕事与愿违”。这些文章的题目都十分火暴。
俄罗斯《消息报》则批驳英方的观点,该报称,英国文化委员会在圣彼得堡开办了最贵的英语培训班,24个课时竟然收费1.5万卢布(约合人民币5250元),圣彼得堡税务部门仅此一项就损失2000万卢布(约合人民币700万元)。该报因此支持俄罗斯政府关闭英国文化机构。
英国媒体建议把俄逐出八国集团 英俄关系真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007年,英俄围绕俄罗斯前特工利特维年科中毒案展开的“拉锯战”至今没结果。随后,英俄在2007年夏天互相驱逐外交官。
那么,这次“文化战”将走向何方?英国《每日电讯报》题为“对付疯狂的俄罗斯的办法”的文章建议,英国应该强硬,把俄罗斯驱逐出八国集团,对俄罗斯“腐败的”官员进入伦敦银行业和地产业进行限制。
不过,这种强硬政策或许俄罗斯更在行。俄罗斯驻英国大使尤利·非德托弗17日警告,如果英国一意孤行,那么英国文化委员会在莫斯科的总部将是“下一个关闭对象”。(范新红) (来源: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