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作家张平先生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世人很是关注。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张平先生一直就是写作重大题材、讲述厚重故事的,虽然故事过程惊心动魄,但结局大都是主旋律和充满希望的,在压抑、紧张和焦虑之余,尚留下未来的美好想象,所以在官方语言和民间言论之间都能够保持良好口碑,可以取得诸多获得领导和群众认可。
就其本身是一个著名作家的角度看,当选副省长应该是压力巨大:从边缘的协会领导到党政权力中心,从雾里看花的推断、观察去讲述现实里的故事,到真真切切的参与、决断去深入现实间的故事,他会做得怎样?太多人关注知名的反腐作家成为副省长后还能够保持一份警醒和自觉与否,还能够继续当好一个反腐作家与否。
本人倒是关注另外一个问题:除却民主党派的身份使其能够当选副省长外,他在自己无数次观念构建的上层权力运行里会怎样“抉择”,继续保持一份“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所谓高洁,还是利用“副省长”的地位和权力过分强调自己的理念无端惹出其他是非,或者彷徨于理想和现实过分纠缠以至于无法挣脱自己编织的心灵牢笼,抑或根本就不去认真履行作为一个省政府领导干部的权力和义务?
文人从政大抵有两种情况:一是时代需要其学识、理念来开启治国理政的新局面,二是文人自己抛弃了相当理想色彩主动谋求权力和地位,并以此进一步实施自己的理想。但是,现在还有一种情况打破了这个传统:因为体系设计的需要,无党派、民主党派、知名人士必然会有部分代表被“挑选”进入各级决策、执行的行政、司法等层面,他们不是通过现有正常程序循序渐进、步步提拔,而是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所以在关注、欢迎的背后,更多的还是审视、观察。
古今中外,都有卧龙潜伏于山野,后被有识之士请将出来,出谋划策,治国安邦。在当今鼓励表现自我、宣扬个性的大时代下,真正还能够“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白居易.中隐)的优秀人才的确不会太多,能够保持一份平常心(或者叫做没有进取心)既是不易,也是不合时代节拍的。所以,许多的人士都在努力自我表现,希望会被最终发现而有所作为,娱乐界如此,政坛亦如此——能够认清本来面目而想尽早抽身的,不是混得不如意,就是已经捞够了,真正要力图保全自我人生价值的,凤毛麟角。
有不同层次的人员能够进入权力核心是一个进步,但是如果仅仅只是为了结构,就让渡公共权力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不是希望台上的人能够对得起人民、不负人民重托,而是必须认真干事,用好权力,不把自己作为符号,切实向公众交代,这才是一切进入权力架构中心的优秀人才的第一要义。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008年元月23日
(钝俚)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进入博客原文
进入博客首页 (来源:人民网强国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