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乐韵:辛格助推中印经济蜜月
辛格十分看好中国的发展,认为中国的前进将给印度带来机会。
撰稿/邵乐韵
浅蓝头巾,宽边眼镜,经济学家,印度改革之父——如果将这些名词捏在一起,便是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的速写。
趁着辛格访华的余热未散,不妨先回顾一下他的3日行程:出席“中印经贸、投资与合作峰会”,为中印联合医疗队中方成员授旗,向两国企业家发表演讲,在中国社科院讲演“全球经济中的中国和印度”,签署贸易协议等等,除了抵京首日参观北京奥运工程展示中心之外,辛格总理谢绝了其他一切参观活动。他紧凑的访问行程,恰恰印证了一位印度官员的评价:总理在各项拜访和会谈之间,连享用一顿美食的机会也不可多得,更不用说游览观光了。
在中科院发表的讲话中,辛格曾评价“中国在经济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令印度人民钦佩”。其实,在印度的经济崛起中,辛格本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改革者:他言语不多,却施政勤勉,常常工作至深夜,全年无休。也正是在他的主持下,印度经济逐渐走出赤字泥潭,迎来了充满活力的今天。
立志成为经济学家
曼莫汉·辛格于1932年秋生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西部的一个小村庄;14岁时,随父母移民到印度著名的圣城阿姆利则。父亲施里·古尔蒙克·辛格是个普通农民,经营一家干果店,辛格共有兄弟姐妹十人,日子过得很清苦。辛格曾向媒体回忆说,自己生平第一次穿西服、打领带,还是第一次去求职面试的时候。
辛格从小就特别热爱学习。为了找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他常常晚上一个人跑到路灯下,借着昏暗的灯光看书写字。由于天资聪明、勤奋刻苦,辛格在学校几乎每门功课都能得高分。他在旁遮普大学拿下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以优异成绩获得金质奖章。而他之所以选择经济,就是希望能通过自己所学帮助印度摆脱贫困。
硕士毕业后,辛格以名誉研究员的身份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深造。虽然攻读的是文学和哲学,他却依旧关注国家的经济发展,在最后的博士论文中,他就详尽论述了出口和自由贸易在印度经济中的重要性。
学成归来的辛格曾在旁遮普大学任经济学讲师。在讲学期间,他在各种经济学报上发表了大量学术文章,并著成《印度出口趋势和自我持续性增长前景》一书。其后,他又成为德里大学的国际贸易学教授,在经济变革和国际关系方面形成了很多独特的观点。
辛格的仕途始于40岁那年。基于专业背景,他所担任的每一个职务几乎都与“经济”相关:印度财政部首席顾问、储备银行行长、计划委员会副主席等。不过,他真正在政治、经济上施展抱负、赢得威望,还要从1991年出任拉奥政府财政部长时开始算起的。
受命于危难之际
辛格出任财政部长时,国家经济正处于一团糟的状态。“苏联刚解体,对印度的经济援助锐减。那时,印度主要的贸易对象是苏联,工业基础薄弱。苏联一垮,印度的经济立即陷入危机。辛格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不得不进行冒险而大胆的改革。”曾常驻印度的新华社高级记者江亚平说。
所谓“危机”,是指印度当时的外汇储备仅剩10亿美元左右,只相当于半个月的进口额。整个国家陷入财政赤字的 “沼泽”动弹不得,又无力偿还外债,几乎面临破产。用辛格自己的话说“国家走到了悬崖边”。
“印度虽然政治上是西方民主制度,但经济上却是计划经济的模式,束缚了生产力。尽管也有一些私营公司,但毕竟难与国有公司抗衡。”江亚平说,“辛格的前任,以及前任的前任,几乎都是实行计划经济那一套,因此总体经济很不发达。 ”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官上任的辛格告诉时任总理的拉奥,印度需要向前看。他的话不多,实施起改革来却是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在拉奥的支持下,辛格很快制定了改革蓝图。
他打破计划经济的模式,取消私营企业许可证制度,鼓励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卢比贬值,削减国有商品补贴,促进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和现代化改革;降低关税,促进外贸,放宽对外商的投资政策;鼓励石油业、通讯业以及股市的发展 ……一系列改革措施激发了经济活力,也改变了上百万中产阶级的生活。
在辛格的努力下,印度经济出现历史性转折,年增长率保持在6%以上,截至1994年10月,印度外汇储备已经增加到190亿美元。辛格也因此被人们誉为“经济改革之父”。辛格在议会宣读1994—1995年度财政预算案的时候,引用了法国大文豪雨果的格言:“当一种新思想的时代到来之时,世界上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
生活不回避矛盾
不过,改革过程中并非没有阻力。“印度的改革受制于很多因素。”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南亚研究室主任赵干诚分析说,“比如国内利益集团之间就存在矛盾。印度的大小党派有上百个,代表了各个阶层的利益,改革不可能让每个阶层的人都满意;另外,印度是联邦制国家,中央对各邦没有直接的指挥权,这就导致民主决策缓慢,影响改革进度。”
尽管印度现在的经济改革已经比较深入,但面临的困难还是不少。江亚平认为:“印度的私有化程度依然不高,阻力重重。此外,印度民间和官方都对外资抱怀疑和恐惧态度,心理上的开放程度不够;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仍旧猖獗,使得印度的制造业和对外贸易都比较落后;官僚腐败、基础设施落后等,也让外资不敢进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辛格在2004年就任总理时,意味深长地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从来不能回避矛盾。” 他似乎在暗示,自己不会因为矛盾的存在而放弃。
而尝到改革甜头的印度民众,也愿意相信这位作风清廉、为人谦和的专家型领导人——在腐败横行的印度政治圈里,辛格是被公认的为数不多的“清白者”,还获得过“最诚实的人”的称号。
近几年来,印度的改革开放确实已经走上了一个快车道,仅从中印两国的贸易额就能看出来。“辛格十分看好中国的发展,认为中国的前进将给印度带来机会,经贸合作是中印双边合作中最积极、最有活力的一种形式。”赵干诚举例说,“2002 年,朱镕基总理出访印度的时候,中印达成的贸易额是30亿美元;而到了2004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36亿美元。这是一个高速的增长率。”
他说,“原本中印两国预计到2010年贸易额将达到400亿美元。可是在去年,中印贸易额就已经实现387亿美元。所以,此次辛格访华,和温家宝总理修正了以前设定的目标,将双边贸易额上调到600亿美元。”赵干诚用“前景不可限量”来概括这一调整。
当然,鉴于印度国情,其改革步伐不可能像中国这样迅猛和果断。辛格这位“改革先锋”要想继续破冰,恐怕仍需耐心和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