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则楚(广东省政府参事) |
信力建(知名教育人士) |
邹啸鸣(铅笔经济研究社理事) |
审批是计划经济的腐败尾巴
■两会功夫茶
■主持人新快报记者 苏少鑫
●话题事由:列席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李永忠“炮轰”政府审批“潜规则”,称要想通过审批,只能找审批部门下属的机构。
让市场博弈改变潜规则
苏少鑫(以下简称“苏”):这又是一个政府花纳税人的钱不心疼的事例。无独有偶,广东省人大代表、原地铁老总卢光霖直言:“有一种腐败是偷工减料,也有一种腐败是料足得不得了!地铁一号线的维护,刚开始一个车站一个亿,是中介公司和设计院挂钩渔利的。
王则楚(以下简称“王”):“料足得不得了”的工程合同更方便“偷工减料”地施工,一个要谋私利的政府官员,要让这样的合同得到审批而又不承担“乱花纳税人的钱”的骂名,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个可以推卸责任的下属中介机构了。这就是潜规则。
要想改变这个状况,关键是政府转变职能,把这类事情交给市场,因为只有“以获取最大效益为目的”的企业,才会在市场竞争的一次次博弈中改变和规范这些潜规则。
邹啸鸣(以下简称“邹”):公共品跟私人品的供给过程中所面临的“成本约束”和“卖方约束”都不同。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却无“成本约束”,官员们为了给个人或小利益团体寻求利益,甚至会采用提高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的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公共品的提供还缺乏“卖方约束”。供给的数量和成本都是由政治程序所决定,不存在供给者之间的竞争压力。所以会给社会提供“更贵的,更多的”的公共产品。
我们还可以通过“委托——代理”关系来分析这个问题。公民缴纳税收,委托政府官员提供人们所需要的公共品。但是,如果“委托——代理”链条是个“黑箱”,委托人的利益就容易被代理人所侵犯。
因此,要减少信息不对称,要用法律制度、舆论监督等充分约束代理人行为。
信力建(以下简称“信”):审批制度背后的经济链是计划经济留下的腐败尾巴。按照现行的行政许可法的界定,目前的“审批”都是非法的,是各级各类部门谋求利益的手段而已。
政府自我感觉太过良好
苏:在行政部门下放审批权等职能的问题上,又有论者称担心“一放就乱,一统就死”,应该说这种担心是具有相当代表性的。为什么行政部门总会担心“一放就乱”?
王:政府在职能转变上,总有“一放就乱”的担心,而从未听说过对“一统就死”会产生权力寻租,产生更大的“乱”的担心。这是政府还自我感觉良好的结果。如果有忧患意识、有群众观点,就不会有这样片面的看法了。放开后,通过规范游戏规则,就一定可以管得更好。千万不能怕游戏太乱,就把规则“统一”到不能游戏了。
信:所谓的“一放就乱”只是借口,官员看起来是乱,但实际上并不是乱。即使是一开始时乱,市场也自会进行自我调节,最终达到平衡。
邹:审批权“乱”在“公权被用于营私”。“要想通过审批,只能找审批部门下属的机构”。这很清楚地说明了这种“委托——代理”链条之所以变型走样背后的利益诉求。而这种寻租行为损害了两头,一头是政府的公信力,另一头是导致社会交易成本的上升。
最难克服的是权力寻租
苏:有人大代表提出,让更专业、更无偏倚的中介、社团组织参与审批。但同时他们又普遍担忧这种权力如何转移以及中介机构能否承担审批重任等,如何看待他们的这种担忧?
王:社团组织、中介组织参与审批,只要是按市场公开、公平的原则,让权力在阳光下进行,这些担忧都会随着服务业市场的规范和社团组织、中介组织的自律而得到解除。事实上,比之对政府权力寻租的担忧,这更容易克服。信:其实一些指责不该归罪于中介,当中介组织和某些部门官员勾结,那就不是正式的中介服务了。行政部门要做的是检控违反市场规律的行为,是裁判员、检察官,绝对不应直接参与和主导中介事务。当中介进入市场竞争的行列,自然会受市场的调节,不诚信的中介会为其行为付出代价。只有这样,中介才能成为专业的、公正的、市场化的机构。
邹:理论上讲,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的方式有两个层面的工作要做:一是规制公权力,将“审批制”为“备案制”;另一个层面是,对于必须进行“审批”的项目,规制参与审批的机构资格。参与审批的会计师、设计师、律师等中介团体等都必须从人员编制、资本来源等方面与公权机构完全脱钩。“吹哨子的裁判”是不能有自身利益的,这应该是常识。与此同时,要降低民间中介团体参与审批的进入门槛,用充分的竞争来降低审批中的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