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山东省莱州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念书那天起,我和弟弟的学费,就成了家里最大的开支。印象中,爸爸妈妈尽管体弱多病,却从来不舍得吃肉,甚至连蔬菜都很少吃。2005年8月,当我怀揣东挪西借来的学费去大学报到时,心情异常沉重。
在许多人眼里,大学是快乐、自由、浪漫的代名词,但对像我这样贫苦家庭出身的孩子来说,意味的却是更多。军训刚结束,我就开始寻找家教的活儿。当我第一次举着“家教”纸牌,站在熙熙攘攘的街头等人问津时,心里有点难过,也有点自卑。
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每当看到室友们外出逛街、打扮,听到她们热烈谈论一些社会流行元素时,我常常感觉自己和她们不是一类人。天生性格内向的我,变得更加不爱说话,也不愿意参加任何校园活动,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生活的内容很简单:上课、睡觉、自习、做家教……
后来,老师、同学了解情况后,给了我许多帮助和支援,特别是大一下半年,我申请到了国家助学贷款,学费问题得以解决,使我心情轻松了不少。渐渐地,我开始尝试着和新集体融合。
因为从未放松过学习,我先后获得学校十大“学习之星”、“高等数学单科状元”等多个称号,并荣获国家奖学金。两年半来,我共获得奖学金1.7万元,几乎不用再向家里要钱了。父母总是说:“国家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以后咱有出息了,千万别忘记回报社会……”
有一天,我偶然听说外班有位同学患了白血病,学院“爱心基金”正在为他募捐,于是跑到募捐办捐了400元钱。此后,我又陆陆续续捐了1900元。都是我省吃俭用攒下的,它代表了我的一份心意,就像国家给我的帮助一样,金钱有价,情义无价。
现在的我,担任班级学委已经一年半,同学们都很信任我,学习上遇到困难,经常找我帮忙。备考英语四、六级期间,我利用早自习有计划地给同学听写单词,还建议大家组成学习小组。在大家的努力下,我班最终通过率达到80%。
大一下半学期,我申请加入了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敬老院里打扫完卫生,拉着老人的手一起聊天时,我从老人们眼里看到了一种满足、一种幸福。
在我眼里,国家奖助学金政策是对贫困学子勤奋学习、勇于进取精神的一种肯定,它不仅给了我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的精神面貌,让我变得自信、阳光。(本报记者彭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