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助学贷款欠供“透支”大学生诚信
代表建议,应建立相关风险评估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
2007年11月,农行广东分行首次在报纸上曝光了欠供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名单;2007年12月,农行又在“民声热线”上透露,广东省的助学贷款不良率高达27.04%,超过1/4的贷款学生严重欠款。
一纸公告,一个数字,引起轩然大波:广东国家助学贷款问题严重至此?广东大学生诚信败坏如斯?在本次省“两会”上,不少省人大代表建言解决之道。
被曝光学生带着些许无奈和自责
去年11月中旬,正在东莞环保企业打工的广工毕业生carlee突然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身份证号码和欠缴国家助学贷款的数额712.56元。
“竟然被登报了。”carlee在惊讶的同时,还有点说不出的委屈。大二的时候,因为家庭经济原因,carlee向学校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并用此交了学费。如今工作才1年多的她,实在没想到晚缴的几百元钱会让自己在报纸上如此亮相。
“每个月要还500元,但工资只有1000元左右。还有一个弟弟在上大学,最近家里又出现了一点状况,压力比较大。”
“到东莞后换了手机,没有想到需要通知银行。”
“最近几个月手头比较紧,也没人提醒自己,就晚交了几期欠款。”
“看到了报纸很无奈,但不管怎样,欠下的钱都是要还的。”
carlee主动联系了银行,向银行表明自己确实没有恶意拖欠的意思,并补交了逾期的欠款。
“剩下的计划4年内还清吧,压力虽大,但毕竟助学贷款帮助自己完成了学业,早点还清心里也轻松,这是做人起码的品格。”
carlee的大学同学黄伟坚也被登报了,他也与银行主动联系。对于银行的“曝光”行动,两名同学在表示惊讶的同时,都带着些许无奈和自责。
“没有想到会被曝光,毕业第一年开始每个月要还600元,但工资只有1500元,希望银行能多给点时间。”黄伟坚说。
面对曝光,银行学生校方态度不一
曝光,利弊孰大?影响何如?
农行广东分行是第一家在报纸上“曝光”国家助学贷款欠供名单的银行。去年11月中旬,农行一共曝光了535名学生,都是逾3期以上且难以联系的学生。一个多月后,曝光名单上28.4%的学生共152户主动与银行进行联系,还款300多万。在曝光的“警示”下,农行整个国家助学贷款欠供的户数大幅下降了900多户,下降幅度达到40%。
对曝光产生的效果,银行表示“满意”,但carlee说,从公布的名单来看,有的学生欠很多期,这可能是真的是经济上不景气,也可能是故意不还,还有可能是意外,比如丢卡丢存折之类的。“我在想,若他们在公布之前有一个通知或比较软一点的动作会好点。”
有网友评价说,曝光不是人性化的做法。贫困学生就是因为经济困难才向银行贷款,怎么可能一毕业就有钱还?再加上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好多大学生毕业后还找不着工作,还贷就更加困难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许国彬对“曝光”也持保留态度。他表示,没到最后的还款期限就予以公布,对学生确实会有一定影响。
“从广外的情况看,不告知原因而欠款的学生不到1%。”许国彬说,如果确实因为经济困难暂时周转不过来,学校和银行应该酌情延长还款期限。而学生也应当向学校和银行说明情况。
银行方面也有苦衷。农行广东分行国家助学贷款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助学贷款在农行业务中占的比例很小,但影响非常大。“有的学生工作以后换了手机,换了城市,根本找不到人,很难催收。曝光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扣发毕业证和学位证:无奈之举?
“不得已而为之”的还有学校。对于国家助学贷款没有还清的学生,很多学校都以扣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方式来约束。
carlee和黄伟坚至今没有拿到自己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找工作时用的是学校提供的一纸证明。“影响不算大,但确实很麻烦,不少工作单位都要求出示证件原件。”
许国彬并不赞同这种做法,根据高校的有关管理规定,毕业后依然扣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的做法是不妥的。学校应该以提前告知的方式督促学生还款,并尽量创造条件提高学生还款能力。“例如勤工助学,很多贷款学生在毕业前就还清了贷款。”
银行方面则表示,目前所采取的措施都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
农行还表示,学生欠款不还肯定会影响到银行对学生放贷的积极性。
省人大代表辛瀑对此认为,从个案上看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苦衷,但只有整个社会形成诚信的风气才有希望借用诚信手段来消除个体的贫困。
27.04%的不良率让学校难以适从
与学生名字一同登上报纸的还有学校。随后,农行还宣布助学贷款不良率达到27.04%,这让学校难以适从。
27.04%超乎了学校的想象。很多学校在核算自己的助学贷款还款情况时发现,优质贷款占了绝大多数,国家助学贷款的还款比例通常也能达到“漂亮”的90%以上,甚至99%。
银行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计算不良贷款率是先将已经收回的贷款剔除,仅仅计算剩余贷款和不良贷款的比例。
实际上,根据金融界的统计方式,不良贷款率和贷款违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以剩余贷款除以不良贷款,后者是以未还贷款额除以总贷款。前者是金融界常用的业务统计方式,后者反映贷款人总体诚信水平。如果按照前者来统计会出现非常极端的情况,如果学校有100人贷款,毕业前99人还清了,只有1人进入还款期,而恰好这个又没按时还,违约率就是100%。
据统计,农行广东分行共为我省25所高校的0.93万学生发放了1.15亿元的贷款。截至2007年10月底,尚有贷款余额4010万元(含在校未进入还贷期余额),不良贷款余额为1084万元。
教育部门认为,从具体情况来看,全省有3所高校在农行的贷款无一违约学生,全部还清的贷款已达7490万元,全部还清贷款金额占总贷款金额的65%。因此,教育部门非常担忧,剩余贷款额不断减少,贷款不良率在特定的时段内趋高并不能反映助学贷款的总体诚信水平。
银行方面也承认,银行专业的统计数字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如果要反映大学生的诚信水平,可以用欠供学生总户数除以发放助学贷款的总户数。截至去年12月,这一数字在农行的助学贷款业务中为11.9%。
如何重建大学生群体的诚信?
有位高校老师说,无论是什么情况,小部分学生的拖欠贷款行为,都使大学生整体诚信遭遇质疑,他们的行为势必“透支”大学生群体的诚信资本。
分析人士指出,11.9%的比例虽然不高,但几百上千名学生已经形成一个群体群相,他们的存在某种程度上让大学生的诚信整体崩塌,也表现出当前社会诚信教育的不到位和诚信制度的缺失。
许国彬认为,当前最要紧的是在制度上约束人,在教育上感化人。学校要做好诚信教育,让学生懂得感恩,珍惜自己的诚信;社会则要形成有关诚信的健全的法律法规,建立适当的诚信体系。
在本次省人代会上,广东古今来律师事务所主任、省人大代表吴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助学贷款目前的这种遭遇可能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银行针对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评估体系,可能还要进一步建立。在决定对贫困学生发出贷款前,既要在总体上对可能产生的呆账有一个评估,也要根据学生的贷款数和专业特点、将来可能的就业方向,对每一个贷款学生的还款能力进行评估。其二,针对学生的社会诚信体系也要建立。只有当这两大体系都比较精确地建立起来,才有可能真正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并实现大学生诚信的重建。
列席本次省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李秉记指出,目前,中国的国家助学贷款主要是通过政府和高校公关和游说来推动的,而不是一种“市场自愿”。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动员方式有一定不足。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几大国有银行作为国企的社会责任,但有时可能并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有效。对银行夹在市场和义务之间的尴尬处境,应予以理解。事实上,这一政策已在近年遇到了一些困难。要避免国家助学贷款中出现大量呆账,除了建立社会诚信体系,也要考虑以更接近市场的方式来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政策。
本报记者 徐林 周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