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金山区朱泾镇五龙村爱国9组的“阁老坟”,日前出土了两通清代康熙年武英殿大学士赠少傅谥文恭王顼龄墓志铭。金山区博物馆馆长奚吉平称,此墓志铭体积之大在上海地区实属罕见,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两块铭石为清代青石,形制呈正方形,边长80厘米,厚15厘米,是在雍正四年,即公元1726年铭刻的,距今282年。
其中一块铭石为篆体阴文,字迹十分清晰。另一块铭石四边均有线条流畅的龙形雕刻,上面用蝇头小楷镌刻有千余文字,字迹工整秀逸。因年代久远,铭石风化,多数文字无法看清。
据《金山县志》和《新农志》记载,王顼龄(1642~1725)是金山张堰人,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康熙、雍正年间历任礼部伺郎、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等,官职正一品。王琐龄娴熟史学,为康熙讲解《资治通鉴》,每讲必获康熙赞赏,是康熙皇帝身边的近臣,在康熙朝政时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高曙辉俞海燕 (来源:新闻午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