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一月二十七日电 题:亚行专家解析中国经济时局:“一喜三忧”
中新社记者 赵建华
二00七年,中国经济再次经历了一次快速增长,百分之十一点四的GDP增速已创下十三年来的新高。同时创下新高的还有消费价格指数,全年百分之四点八的增幅,成为十一年来的最高水平。
前几年一直在延续的“高增长、低通胀”格局,在去年受到了明显冲击。据此,亚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中国经济结构的特点,可以用“一喜三忧”来概括。
所谓的“一喜”,是指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增强,净出口的拉动力明显减弱。而产业结构继续向第二产业倾斜、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继续上升、城乡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就构成了“三忧”。
去年,中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增长一成二左右,这基本与前年增幅相当。但庄健认为,考虑到公务员待遇提高,加之政府对教育、医疗、卫生等投入大幅增加,消费需求在二00七年立下的功劳,应高于以往。
与此同时,中国出口增速回落,但进口增速加快。这让贸易顺差增幅大大低于以往年份。如果再把物价、人民币升值因素考虑在内,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已明显减弱。
根据官方统计公报,二00七年,中国经济第一、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进一步加剧,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其中,重工业增速超过了轻工业,重型工业化的趋势仍在继续。庄健担忧,目前的产业结构不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这也就是所谓的“第一忧”。
对于“第二忧”,庄健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主要是受地方投资增长速度过高拉动。地方投资一度达到了中央投资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此外,投资增长过快还与房地产开发增长迅猛有关。
但从产业和区域分布看,去年的投资结构亦有积极变化。第一产业的投资增速明显超过了第二、第三产业;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增长超过了东部地区。
城乡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继续扩大,对于“第三忧”,庄健表示,收入分配向国家和企业倾斜的状况仍未改变,居民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继续下降。
二00七年的“一喜三忧”,再次证明经济结构调整绝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