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深深体会到,新闻媒体也是生产力。这个岗位非常光荣!”这是今年江西两会期间,省委书记苏荣对新闻记者说的一番话。
类似的话,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日前在一个座谈会上也说过:“……可以这样说,新闻舆论工作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因而,在一定程度而言也是生产力。”
“软实力”、“生产力”,两位书记的提法令人耳目一新,也让新闻工作者备感振奋。
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重大事故和灾情及时披露制度……最近几年,一系列围绕新闻改革的举措,标志着新闻政策的取向日益开明和透明,如今,宣传思想工作更是被提升到国家软实力的高度。
积极正面的新闻报道,对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发展所产生的正向推动力,不难理解。问题在于,一些探讨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新闻报道,是不是也能成为“生产力”?这是目前一些新闻同行困惑的问题,他们经常提及的一个词是“新闻环境”。新闻环境体现在很多方面,比较突出的一点:有时候就一些问题,尤其是涉及舆论监督的问题,主动找到有关部门和单位采访,往往铩羽而归。对方的态度,不是三缄其口,就是推诿踢球。
“舆论监督、问题报道,影响地方形象。”这是一些地方经常持有的一个想法。尽管这些年来,这样的状况已有改观,不过,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想法者仍不在少数。正因为如此,“防记者”仍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的惯性思维。
手边就有这样一个例证。前不久,苏北某县发生一起重大化工厂爆炸事故,造成多人伤亡。事后当地有关部门在一份总结中,出现了这样的话:“昼夜巡逻,严防死守,坚决劝阻记者私自采访”;“密切关注来访记者的行踪并及时汇报”;“及时化解了一起可能发生的重大新闻采访事件”……
对此,不妨听听郭声琨的看法:“监督得准,监督得好,我们发现和改进得及时,就能减少或避免经济和政府形象的损失,这实质也是创造了物质财富。”这样的胸襟和气度令人敬佩。
其实,正确的舆论监督同样也是生产力。山西黑砖窑事件,如果媒体缺席,问题就不会那样迅速地得到解决。
当然,新闻成为生产力、软实力,是有条件的。报道失实、新闻炒作,非但不能成为生产力,反而还有杀伤力。
被采访者说不说,新闻记者怎么写,最根本的,是看新闻报道是否真正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正如一位地方领导所言:“只要媒体报道正是群众所期盼的,我们支持了媒体,实质上就是支持了群众。”(汪晓东)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