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健美操、做主持人、上课用多媒体、在宽敞的实验室里做物理实验……房山五中初三学生许苗苗每天的生活跟北京城里的初三学生没什么两样。而一年半以前,当她还在磁家务山区中学上学时,这些都距离她很遥远。
许苗苗是在北京市房山山区上中学的最后一批学生,也是房山实施山区中学搬迁工程后,到平原学校寄宿上学的第一批学生。
跟她一样走出大山来上学的还有房山深山区9所中学的2600多名学生。搬迁使山区和城市的教育资源得到均衡,使山里娃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了城市优质教育。
受地理位置、环境影响,留不住教师一直是房山山区教育难以突破的瓶颈。2006年,房山区实施了“教育移民”工程,让目前户籍还在山区的青少年走出大山,到山外的城镇地区上学,以适应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北京市、区两级为此投入资金3.3亿元,在周口店、阎村镇新建“房山第五中学”和“良乡第五中学”2所千人规模的寄宿制学校,把官道中学和房山二中改建成寄宿制学校。4所学校都是依据北京市最新颁布的办学条件标准设计建造的。
贴着红色瓷砖的教学楼、装着电扇和最先进多媒体的教室、八人一间带阳台的宿舍、标准的塑胶跑道操场、可供多班同时做实验的实验楼,能容纳1000多人的报告厅……房山五中初二学生李晓迪的父亲李金才看到儿子在这样的学校上学,感慨地说:“这里的条件比我们原来的十渡中学强多了,我们那儿因为学生少,老师也少,很多老师都兼着几门课。这里老师管得严,我们挺放心。”
“那边的操场是土的,教室都是平房冬天特别冷。”“学校没有电脑和多媒体,我初一几乎没有上过实验课。”“我们平时下课就是聊天,没有兴趣小组,也没组织过校外社会实践。”学生们七嘴八舌地描述原来学校的样子。
硬件设施改善的同时,学校还实行“名校办分校”,房山五中、良乡五中和房山二中,分别与161中学、166中学、外国语学校签署联合办学协议,使这些山区中学生享受到全区最高水平的教育。
山里娃进城读书,无疑要增加交通、伙食、住宿等方面费用。“没有,比原来上小学还便宜,这里课本费、饭费都不用交,除了换季给孩子买点衣服,我们几乎不花钱。”家长李金才说。
让孩子到山外上学不能增加山区农民的负担,新增加的费用全部由政府解决。如今,这些孩子们都享受着“三免两补”,就是免住宿费、免课本费、免学杂费,学生用餐有补贴,每位学生每个月130元,还有交通补贴。学校每两周放假一次,各乡镇派专车把学生从学校送到村口。从一开学一直到学期末结束,家长一分钱不用花。每学年,区财政用于山区外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各项费用补贴总额都在800万元以上。
这些孩子来平原上学已经一年多了,家长和老师都说他们变了。有家长说:“比以前独立了,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回去也知道帮家里干活了。”教初二年级的梁娜老师也有感触:“刚来时,有的孩子不讲卫生,得手把手教他怎么擦桌子、冲马桶。这一年多,很多孩子生活习惯改善了,学习能力也提高了,原来不爱看书,老师们就买《读者》等通俗读物给学生,慢慢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9所初中一次性外迁后,房山利用腾出的中学校舍建成寄宿制小学,将31所山区小学合并成13所。小学聚集使山区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提高。原来小学的校舍则被改造成幼儿园或成人学校,大大提高了山区学前教育水平,幼儿园入园率从原来的0达到目前的68%。
房山教育布局调整仅是全市缩小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2002年,全市为133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配备生活用车,解决山区寄宿学生上学难问题;2004年,为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医务室;2005年,为500所农村中小学配备体育器材;2006年,为600所农村中小学配备音乐、美术教学设备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本市明确提出教育改革与发展要突出三个倾斜:向郊区倾斜;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向基础薄弱区县、学校和困难群体倾斜。农村学生上学条件将会越来越好。(记者 方 芳)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