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月28日电(记者陶维洲、包永辉)长期以来,行政区划一直是区域融合的一道无形障碍,而在如今的长三角地区,跨行政区划公交、跨区域经济开发区、“长三角工商一号、二号文件”……一个个创新的举措,一个个崭新的名词,正在一步步融化行政区划的坚冰。
破藩篱,跨区划公交先试水 德清,浙江省湖州市下属的一个县,一个星期前竟将公交车开到了杭州市的中心城区。“这是一条完全不同于长途客运的公共交通线,是一种全新突破。”杭州市城管办鲁元裕处长说。这条公交线跨越了湖州和杭州的行政区划边界,并完全采用区别于长途客运的公交运营模式,成为长三角地区首条真正意义上的跨行政区公交线。
“要开通这样一条公交线,不仅涉及路线确定、站点设置、利益分配等众多问题,而且最关键的还是行政区划这道无形的壁垒。”德清县委常委、副县长干永福介绍说,此次德清—杭州公交线能够顺利开通,得益于杭州经济都市圈的构建。
“这路公交车的开通,是杭州构建杭州都市圈突破行政区划局限的重要一步。”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陆瑞芬说,在破除行政区划壁垒的共识下,涵盖杭州、嘉兴、湖州、绍兴的杭州都市圈正在积极打造同城公交。
据悉,今年内杭州到海宁、桐乡、绍兴等地的跨区公交也将陆续开通。
“这是一个突破。”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建军表示,跨区公交的开通对于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具有实践意义。
填鸿沟,跨区域联动搞开发 江苏的江阴与靖江,一个地处江南,一个地处江北,多年来,两市之间的合作除了受到长江天堑的制约外,还受到行政区划壁垒的阻隔。而自从2003年江苏省推出了跨区域联动开发模式——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后,江阴的产业优势、智力优势、人才优势迅速向靖江转移,为靖江崛起为苏中第一县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阴、靖江跨区域联动开发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在不改变大的行政格局下,突破了行政区域的壁垒,打造出了一个合作共赢的经济利益联合体。”泰州市委常委、靖江市委书记刘建国说。为了做到联利联心,江阴、靖江两市政府以9:1的出资比例成立了投资公司,用市场运作的手段进行园区的开发建设,并承诺前10年不分红,10年后再按5:5分成。为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在管理体制上他们实行了“行政混血”的办法,即“投资、管理以江阴为主,土地、劳动力和环境配套以靖江为主。”现在,跨区域联动开发的模式已经在长三角地区推广开来。
2006年12月,江苏最发达的市苏州与最落后的市宿迁两地政府合作开发建设的苏州宿迁工业园区正式挂牌。此外,苏南苏北各对口县(市、区)也加紧动作,分别建立了昆山(沭阳)工业园、常熟(泗洪)工业园等。
共发文,长三角统一大市场 2007年的最后一个月,苏浙沪三地工商部门共同发布了“长三角工商一号、二号”文件,率先在工商领域拆除行政区划篱笆。
由于长期行政区划分割,长三角地区的市场环境并不完全相同:市场准入门槛有高有低、执法尺度有松有紧、商品质量检测结果互不通用……而“长三角工商一号、二号”文件在长三角地区实现无障碍实施,是在营造长三角地区统一的市场准入环境、统一的市场执法环境和统一的市场法治环境上迈出的实质性的第一步,有助于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最终建立统一大市场的开放格局。
此外,据江苏省运输管理局局长汪学君介绍,今年长三角除了将启动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外,道路运输市场一体化工作还将在长三角区域内跨省(市)短途客运公交化、跨省联网售票等方面取得突破。
据介绍,去年11月,上海、苏州、南通实现了公路异地互售始发车票;昆山至上海客运班线首次实现跨省公交化运营;长三角毗邻地区运政联动协查机制和违章查处通报制度基本确立,且联动执法成效明显。“今年则将重点推进长三角区域内跨省联网售票工作。”汪学君说,每一步的工作都将使长三角城市间的联系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