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由太原市文广集团和山西省戏剧职业学院联合出品的《唱享山西——经典民歌汇》与广大观众见面了。这是一部既具有质朴纯粹的情感,又具有华丽绚烂的形式;既洋溢着浓郁的民间传统文化内涵,又闪烁着强烈的现代理念光华的舞台艺术。它把我们从凡俗的现实生活中带到了一个如诗如画的诗意之境,使我们的灵魂能够在一种纯净的诗意中得到暂时的安居。它是千百年来流淌在我们民族心灵深处的歌声,是我们关于爱、关于劳动、关于生活和生命的阐释,是我们的心灵在不断的迷失中回归自我的坐标,是今天的人们对自身心灵进行反省和审视的一种可能。
山西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民歌即是其中最具有历史感、最具有人民性,最能够与人沟通的文化样式。从上古时期舜帝所作的《南风歌》一直到《诗经》中的《魏风》《唐风》,山西的民歌与山西这块古老的土地共同生长,记录了这块土地上人们的劳动生活和情感。民歌成为民族情感的发展史、社会演进的编年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最为真挚的情感的演变,可以了解到一个民族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的生活样式,从而走进他们丰富生动的内心世界。由于它的生动、鲜活,由于它与社会现实生活所具有的密切联系,由于它的创作者主要来自于民间,因而民歌比任何其他的文明形态都更能走进民族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是民族心灵的活化石。同时,民歌是最容易为人传唱和接受的艺术形式。它的流传,主要不是依靠文人化的曲谱和专业艺术人员的演唱,也不需要特别的物质载体,更多的是依靠大众的口口相传。这种传播方式使其摆脱了客观条件的限制,具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当然,在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它容易失传的特点。但是,无论如何,了解一个地方的民歌,对了解这一区域的文化、历史、民风和情感有着其它文明样式不可替代的意义。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是华夏文明的直根。在其生成过程中,民歌作为十分突出的组成部分,与其它文明形态一起共同构成了华夏文明的完整形态。不了解山西的民歌,就难以走进华夏民族的内心世界。《唱享山西》从流传和整理出来的两万多首民歌中精选了20余首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歌曲,经过重新加工,为我们在舞台上进行了集中的展示。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唱享山西》就会发现,通过它们,走进了我们民族的内心世界。
《唱享山西》展现的是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歌,但并不是民歌原始形态的单纯展示。它做到了民族性、地域性与现代性的完美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在舞台构成上,《唱享山西》以四重构成形成了意韵更丰富、手段更多样的复式结构。其第一层面是台口。《唱享山西》在台口两侧分别搭建了三层表演区,并用纱布遮蔽。演员在表演中主要借用灯光显示他的身姿而不是表情。“纱”的隔离效果和“影”的模糊形态形成了“真人皮影”的意味。除了演员表演的鼓舞等内容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之外,这种对皮影和四方格连环画的借鉴从形式上也丰富了整台演出的地域文化特色,烘托了剧场的文化氛围。其第二层面是歌唱演员的表演区。这是整台演出的核心和主导部分。根据歌曲的需要,分别采用了独唱、对唱、齐唱等形式。演员的表演也不是固定在某一区域,而是按照内容的要求不断变化。其第三层面是歌唱演员稍后至幕底之间的区域。主要是伴舞与伴唱的演员与舞台美术设制的效果展示。它们可以说是演唱的深化部分。根据歌曲的需要,或增加伴唱的内容,或增加伴舞的内容。舞台设制采用了抽象与具象相结合的形式。或者呈现出逼真的民间传统建筑,以强化地域色彩;或者以意象性的构架展现一种绚丽多姿幻化斑斓的境界。总之,采用的手段完全服从于“歌”所表露出来的情绪和内容。其第四层面是天幕。如果仅仅从内容的角度来看,天幕与民歌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但从舞台构置的形式来看,天幕似乎是舞台的延伸和扩展。一般而言,《唱享山西》的天幕主要是运用电脑投射的自然景观。或天空,或草原,或鲜花。它们虽然是具象的写实性展现,却具有写意性功能,使整个舞台从传统与地域的构成因素中提升出来,具有了现代意味。这一方面得益于舞台的意象性呈现,而更主要的也因了其手段的现代性。《唱享山西》这种“四重复式”结构并不是相互隔离的机械组合,而是在所要演出的民歌内容和情感的连接下形成了统一的整体。也就是说,它们的运用是服从于表现山西民歌这一目的的。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形成什么样的舞台样式,都是紧紧围绕民歌这一中心的,都是在民歌情感的统摄之下从表现形式上的丰富、拓展和升华。
以民歌为内容的舞台演出可以说层出不穷,数不胜数。那种单纯的展示显然与我们的时代不太协调。当然,在这里不是否定这样的形式和它们的价值。而是说,承传民族文化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一方面,要保持民族文化的内核,即它的价值观、情感方式、语言活力,以及由文化样式而显现出来的生活情趣、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要使民族的文化样式能够被更多的人群所接受、承认、喜欢。虽然纯原生态的东西有其原始、神秘、质朴的优势,但也显得粗糙、生硬、随意,甚至杂乱。在有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这样的纯粹的原生态状态。它是我们民族生命最真实最具有历史价值的记载。但在另一些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对这些原生态的东西加以修饰、润色、提炼。这样的过程也是文化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过程。不能想象,一成不变的文化是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事实上,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本来就是在不断地吸纳不同文化因素的前提下完成的。一种自我封闭的文化将是面临淘汰的文化。民歌也一样。所谓的民歌就是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逐渐融合和吸收了其它音乐原素而形成的。山西的民歌、民乐、民舞都大量地吸收了非汉民族的因素。这是因为在山西这块土地上,多民族的融合是其人文发展的主流。这种现象当然也非常深刻地影响了山西的音乐和艺术。今天,我们也面临着同样的境况。如何在原生态的东西中借鉴其它文化因素来使我们的民歌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喜欢,并且得到发展和进步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唱享山西》似乎在这方面做了非常积极的探索。一方面,这台演出非常强调民歌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采用了近乎原生态的演唱手法。可以说,在这方面他们比一般的民歌演出要突出的多、强烈的多、鲜明的多。这也是《唱享山西》最为吸引人的地方。我们说它采用了“近乎”原生态的唱法,是因为他们的演唱还不是纯粹的原生态,勿宁说是一种“准原生态”。这是因为:一、演员是经过训练的声乐演员。他们只能“模仿”原生态的演唱,而无论如何也不再是“原生态”的演唱;二、器乐的配置更加丰富。原生态的演唱本身不需要配器,演唱是一种随意性很大的即兴式演出。可能根据演唱者当时的情景随意延长节拍,改换声调,增加歌词,而不受曲谱的限制。大自然是其最好的舞台,也是其最生动的伴奏。他们只是用声音来表达情感,不需要自身声音之外的任何其它伴奏。更何况在《唱享山西》中伴奏已经成为了丰富民歌表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承认,一、《唱享山西》的曲式基本是没有经过加工改编的。它努力体现民歌本身原汁原味的东西。二、《唱享山西》采用了方言来演唱。这是一个非常大胆而且令人耳目一新的尝试。用方言演唱,可能会使观众由于不懂方言而听不懂歌,形成明显的局限。这不仅不利于观众对内容的理解,而且也影响观众对情感的认同。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方言丰富了声音,扩展了声音的表现力,它给观众带来了至为新鲜的声乐体验,把观众引领到了一个崭新的声乐天地。而且方言的演唱只适宜于民歌的演出。在这样的“经典民歌汇”中用方言来表现声音和情感,更具有吸引听众的艺术魅力。因为它的稀少,甚或唯一,因为它的别开生面,别具一格,因为它的纯粹和地道。更何况在室内演出有字幕的弥补,可以帮助观众进入方言所创造的艺术境界。
另一方面,《唱享山西》也在民歌演出的现代性上做了许多非常积极的探索。它努力把时尚的、现代的原素融入民歌之中。一是传统原素时尚化。在民歌舞台上当然有许多地域特色鲜明、传统意味浓厚的表现元素。这是与民歌这一主体一致的舞台呈现要求。但是如果简单地再现纯民间的东西,就会减损艺术魅力,背离观众的审美心理期待。艺术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典型化。简单的照搬很难说是艺术。在这种典型化的过程中,必须研究和了解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倾向。因此把传统的元素时尚化是一种适应审美情趣变化的选择。在《唱享山西》中,我们看到了许多诸如剪纸、皮影、花伞、农具、民居建筑等艺术元素。同时对它们进行了再创造、再表达。以服装而言,改变了传统服装宽袍大袖、性别特色模糊的样式,使其更加时装化、形式化,比如紧身窄腰、适当的裸露,把剪纸图案作为服装的装饰、花的点缀等。此外,色彩的搭配也非常讲究,营造出花一般的氛围。二是具象元素意象化。如果把生活中的真实场景直接搬到舞台上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为了丰富和渲染舞台艺术情景,必须以合适的方式展示生活物象。《唱享山西》主要突出的是具体物象的意象化表达。也就是说,它追求唤起观众内心感受的认同和理解,而不在意于具体物象的完整。如在台口两侧分别有一个窑洞和晋中民居大院的门楼。它们是以写实的手法出现的,但并没有把真正的窑洞和大院整体搬上舞台。它交给观众的是一个烘托气氛的“意象”。此外,在整个演出中还有许多颇具抽象意味的表演形式。它们虽然不具有明确的具体的意义,但形成了一种“意象”。三是技术元素诗意化。现代舞台表演当然离不开现代科技技术。技术是生硬的、机械的、冷漠的。简单地运用技术,甚至把技术的含量过分地突出出来,就会损坏艺术的感染力。因此,处理好技术与艺术的关系非常重要。运用现代技术创造一种诗化的情境是《唱享山西》在舞台效果设置上的主要追求。这一点除了灯光的运用外,最主要的体现在天幕上。它以诗化的表达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意趣昂然心绪飞扬的世界。当我们感受这一切精心的设置时,便随着演员的歌声进入了一个诗意浓郁意象灿然的艺术天地之中。
杜学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