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独臂走南沙”的王恒杰。 本报记者 查春明/摄 |
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太平岛情结
16年前,独闯太平岛的王恒杰或许没有想到,驻守岛上的台军竟会用热情的掌声迎接他这位大陆来客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晓德发自北京 很多年过去了,提起王恒杰教授的名字时,查春明依然感动不已。
“这个人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的爱国心真是太强烈了。”作为一名曾连续跟踪报道王恒杰事迹的记者,查春明说,“你们好好写一下他的故事吧,那段历史不该被人们忘记。”
一个独臂的大学教授,生前自费七去西沙,两赴南沙。
而在王恒杰边疆考古的历程中,太平岛是一个绕不开的情结。
登岛沿途遭外国军队开枪阻挠
在南沙大大小小的岛屿中,面积仅有0.44平方公里的太平岛却是面积最大的一个,多年来一直由中国台湾省的军队驻扎。也正因如此,1992年,当时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从事边疆考古研究的王恒杰,有了去太平岛一探究竟的想法。
“他是想从考古的角度,找出可以证明太平岛历史上就是中国领土的证据。”王彤说。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南沙群岛局势异常复杂,越南、菲律宾的军舰经常在此游弋,海盗也是不容小觑的安全隐患。王恒杰当时做了最坏的打算,“我要用我的命来证明南沙是中国的”。临行前,他把身上不多的钱交给了海南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作为留给家人的最后安排。
危险果然不期而至。当渔船行至双子礁附近时,王恒杰决定登岛看看。但在距离岛礁1公里外,就遭遇外国驻军的开枪阻挠。双子礁分为南子礁和北子礁两部分,前者被越南占领,后者则有菲律宾军队驻扎。身为中国人,却不能登上自己祖国的土地,巨大的屈辱感令王恒杰气愤难平。
绕过双子礁后,面对眼前的太平岛,他再次提出登岛要求,这一想法首先遭到渔民们的反对。在他们的印象中,尽管守军是台湾省的军队,但还从来没有大陆人上过太平岛。但已坚定登岛信念的王恒杰当即表示:“如果不送我上去,我就自己跳海游过去。”船长最后决定派自己的侄子陪同王恒杰。
登上太平岛后遭遇意外惊喜
那是1992年5月的一天,王恒杰一行二人选择中午11时左右驾驶一辆小舢板奔向太平岛。“当时主要考虑到中午光线充足,透明度好,能给对方并非‘偷袭’的感觉。”在王恒杰生前留下的录音资料中,老人如是解读自己当时的想法:给台军一个信号,希望他们不要担心。为避免误会,王恒杰还举了一个画有红十字的小旗,向台军表示自己是要“求医”。
但枪声还是响了。台湾驻军冲天鸣枪发出警告,一群光着膀子、下身只穿三角裤的士兵,正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们,不过枪口并没有对着王恒杰。“台湾守军毕竟受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枪口不对着自己人。”王恒杰后来回忆说。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北京!”王恒杰大声回答。“原来是自己的兄弟。”出乎意料的是,岛上士兵立刻对“向自己人开枪”表现出难为情的神态。“你们开枪也是应该的,为了保卫中国的领土,你们有功。”这回该轮到台湾守军感到意外了。继而,一阵热烈的掌声从岛上响起。
这时,王恒杰亮明了身份,将名片和报道过他事迹的报纸拿给台军看,并要求登岛见驻军长官。开始被对方以“两岸未三通”为由拒绝,后来才同意了。
夹在台军两艘炮舰中间,王恒杰在小舢板上忽然喊起了口号:“南沙,中国军人的光荣!”“南沙,绝对是中国的!”此时,台湾守军再度对这名大陆学者报以热情的掌声。
驻岛台军“敌人”栏里没有大陆
“毕竟大家都是中国人,台湾和大陆都是一个中国嘛。”王彤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后来每每提及这次经历,父亲总要着重强调“一个中国”。
驻守太平岛的台军最高长官是名少将,他和王恒杰谈起了考古工作、南沙的形势以及两岸的交往等话题。王恒杰起初被认为是“搜集情报的”,但在了解情况后,少将还让人送来了饼干和饮料。在岛上的一面墙上,王恒杰看到了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以及李登辉的肖像。此时,台军少将突然问他对民进党有何看法?沉思片刻,王恒杰来了一句“还是一个中国好”。“我不直接回答他,是想暗示他们自己应该知道,两岸本来就是一个国家。”王恒杰后来解释说。
接下来的故事温馨而又美好。在太平岛附近,王恒杰找到了很多从秦汉到明清时期的陶瓷和铜钱等古董,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让老人非常开心。离开太平岛时,台军送给他很多淡水、饼干、衣物,一名正在站岗的战士因来不及准备礼物,只好将随身带的打火机给了王恒杰。
在太平岛上,王恒杰还特别注意到一个细节:在标有“南疆锁匙”字样的收复太平岛纪念碑背面,标注的“敌人”一栏中,越南、菲律宾等国家都榜上有名,而大陆并不在其列。
魂归南沙前的遗憾
王恒杰的左小臂,是在抗战时期被日军的一枚哑弹炸断致残的。有媒体因此形容他独臂走南海,“像个侠肝义胆的独臂侠”。
1996年7月1日,王恒杰因肺癌晚期去世,他的骨灰永久地留在了南沙的土地上。生前他最念念不忘的一件事是,当年接待他的那名台军驻太平岛少将回到台湾本岛后就遭撤职查办。“父亲曾经希望能和那个将军联系上,还期待着有朝一日到台湾与他相见。”王彤说,直到去世前,父亲都对自己给那位少将带来的麻烦感到抱歉和遗憾。
在王彤的记忆中,1995年前后,国内媒体曾一度掀起了报道父亲事迹的热潮。“现在毕竟过去很多年了,王恒杰老人的故事似乎被人们遗忘了。”一位当年采访过王教授的记者说。而自1992年王恒杰登上太平岛之后的16年间,南沙局势依旧错综复杂,两岸关系也历经曲折。今天台湾海警驻扎的太平岛上,还能向当年欢迎王恒杰一样用掌声迎接来自大陆的同胞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