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灵魂的圣地
——读唐韵《一个人的藏地》
新年第一天,在温暖的阳光中,我从上午到下午,一口气读完了唐韵的游记随笔《一个人的藏地》。
一个人的行走,一个人的品味,一个人的孤独,一个人的升华。其实,人生路上,我们都只能一个人行走;有时,一个人,就是一个博大丰富的世界……去藏地之路,就是一次心灵的远足,精神的长旅。
藏地,是指西藏地区、青海安多藏区、甘南藏区、川西北藏区和滇西南藏区。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游历中,唐韵以一个情感丰富、精神独立、有个性的女性的姿态,穿行在藏地的苍茫草原、连绵雪山、悠远古寺、荒凉村庄中……藏地的一切,形成她梦境中的巨大背景。
我跟随唐韵的脚步,和着她心灵的节奏,从玉树———日月山———通天河———结古寺———勒巴沟———巴塘草原……一路走来,领略了玉树美丽的后花园巴塘草原,浩瀚如海的生命源头“蓝带”青海湖,“雪山之宝”冈仁次钦神山,见识了玉树康巴汉子的英姿……这本书的体例是游记,但又是藏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宗教传奇的百科全书,作者关注藏地的现实社会、聚焦人文生态环境,更如实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因为将藏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的风貌,融入了自己的心智和情思,唐韵充分、透彻地感受着这片土地,对藏地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对藏文明有深刻的认识:“藏文明是世界多元文明中最神奇的一种,它有着深邃而丰富的内涵,繁复而神秘的形式,它的自足与强韧的生命力,它的包容与难以被更改,它的兀自存在和兀自神圣,无不给人以强烈的吸引,令人着迷。这其中,藏文明的特殊的地域性和独特的民族性,是最醒目的两个特点。”作者强烈地喜欢、热爱着藏地,“我还是喜欢藏地,喜欢它冷峻孤傲、遗世独立的气质。在我看,青藏高原的好恰在于它的超拔高绝,远离尘世,在于它要你时不时被胸闷、气短折磨,时不时被咚咚乱跳、呼之欲出的心脏警告,要你由此对自然敬畏,小心翼翼。”对虔诚、善良、纯真的藏民,有着深深的理解和尊敬,“千百年来,善良、坚韧的藏族同胞一直在用他们的生命在雪域高原上为众生做着最漫长也最虔诚的祈祷。”这是她灵魂的披露,也是她精神的所在。
不只是对神奇的藏地之风景、风物、风俗、风情的迷恋,更因有对藏族同胞深切的关怀,才使这本书更加动人。作者担心着失去了羔羊的女孩朵朵———“她一个人在这乡上过活,会不会被人欺负、被男人诱骗?她的将来将会怎样呢?会幸福吗?”她牵挂着热水沟的老婆婆,婆婆脸上慈祥的皱纹让她想起自己的母亲,老婆婆让她治疗自己失恋的悲伤,让她觉得生活的美好和有意义……就这样,在藏地游历、行走中,在和藏民的交往、沟通中,唐韵的灵魂飞翔之后留下了精彩的文字,向人们呈现她的人生感悟和审美理想,生命取向和文化性格。
读着这本书,我的心一次次地被撞击,之后又归于宁静和安祥。我一边读着书,一边用纸片写下只言片语,夹在书中……我敬佩这位温婉美丽的知性女子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果敢地在高原行走,思索,这本书唤起我心灵上的微妙感悟,“挡住了我坠落的速度”,我仿佛看见了蔚蓝天空下的冰雪高原,听到了那六字真言和诵经声……虽然在季节的深处,在岁月的光影里我们遗失了许多东西,但向往属于自己的风景,品味内心的生活,这种情愫,永远不会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