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2月1日专电 (记者扎西)今天下午16:00,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副主任王莘,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孙军做客人民网环保频道就目前的南方大雪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孙军在回答网友问题时,建议尽快的把刚刚我讲的预警的预案,尽快上升为国家的专项预案,这样能使部门之间的联动更为无缝对接,这样可能会对今后灾害的防御起到更好的作用。
王莘介绍说,这次大范围的雪,就我们中央气象台来说,整体的预报是非常准确的。从10号开始,我们发了预报之后,我觉得中央也非常重视,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取得的好的经验,第一,在最快的时间内启动预案,这是我们气象部门比较应该推崇的经验。给你列一个小小的数字,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从我们应急响应命令发出的27号到31号这几天之内,我们的贵州、湖南、湖北、河南、安徽、浙江、上海、陕西、云南、广西、江苏,这些气象部门一共发布了寒潮、暴雪、道路结冰等等的预警信号1300余次,同时也通过手机短信发送预警信息和雪灾防御信息几乎达到了1.4亿的人次,应该说,及时把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我觉得也是做了大量的工作。我想这组数字也挺能说明问题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我们的好的经验。
另外在雪灾发生之后,其实各个省的电视台都已经大量的宣传防御知识,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刚刚一直说到预警信号,前面在说我们的预案,后面再说预警信号。其实中国气象局早已经制定了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的《传播与发布办法》,这个《传播与发布办法》讲的是预警信号,可能又来一个新观念了,什么叫预警信号。我估计网友可能也会在有的时候收到这样的预警信号。其实我们的预警信号,比如说我们目前给大家举你们现在遇到的最多的就是暴雪,我们的暴雪报警信号分成四级,按照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种分别表示。我来把它界定一下,你们就会知道了。比如说暴雪的红色预警信号,我想身处灾区的很多省份很多网友也会接到这样的信息就会理解,它的标准是在6小时内降雪量如果达到15毫米或者以上,我们就会发布这样的预警信号,告诉你未来会有这样的大到暴雪,同时告诉你一些防御指南,什么叫“防御指南”?比如我们提醒相关的部门要赶快去关注道路交通、道路上有积雪的时候要去除雪,另外必要的时候甚至需要停课,另外行人要少出门、防滑,飞机有时候要暂时起降。我觉得这都是指导公众,告诉你出现这样的天气,你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我们的道路结冰也是一样,告诉你出门一定要防滑。所以,尽快的把这个消息传递给公众,也使公众了解。因为我觉得一个灾害发生了,其实灾害本身,处在灾害中的每个人都是应对的主体,政府是更大的组织范围内的,我想每一个处在里面的个体也是一个主体,我采取什么样的防御措施,这样才能真正积极有效的防御,我想这也是我们该总结的经验。
王莘说,我也觉得从气象这个角度来说,怎么样尽快的把刚刚我讲的预警的预案,尽快上升为国家的专项预案,这样能使部门之间的联动更为无缝对接,我觉得部门和部门之间的联动来无缝对接,这样可能会对今后灾害的防御起到更好的作用。我想这是不是应该我们进一步总结和加强的工作。 (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