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强力回购预示H股见底
□中证投资 徐辉
本周市场继续大幅回落,沪综指收在4321点,进入笔者在12月份的预测调整目标(4300点)区域。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认为,很可能股指的主要调整阶段已经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H股指数在近期见底或者已经见底的可能性超过80%,其2008年的预测市盈率已经在13倍左右,而2009年的预测市盈率已经迫近10倍。12500点附近的H股已经显示了良好的长期投资价值。另外,我注意到,部分上市公司大股东已经在回购本公司股份,这比一些胡猜恒生指数将继续下跌2成的经济学家们发出的信息,要来得更为真切。
大股东在风雨飘摇中强力回购H股
元旦过后,股东和高管增持公司股票的现象愈演愈烈。从遭受宏观调控“严打”的房地产行业,到现金流稳健的高速公路公司;从有A股回归预期的中资股,到固守本地市场的港资公司……一批大股东和高管开始逢低买入本公司股票。
港交所资料显示:1月21日,上海富豪、世茂房地产大股东许荣茂,以均价15.412港元/股,动用资金7706万港元增持500万股世房股份。这也是去年11月底以来许第十度买入自家股票,涉及资金约3.55亿港元。当日,恒生指数随外围市场暴挫1383点。
1月22日,上海复地主席郭广昌以均价3.684港元/股增持1000万股复地,郭广昌持股量由2.31%增至3.26%。瑞安房地产主席罗康瑞以均价6.835港元/股增持153.5万股集团股份。近一个月来,罗先后七次共增持970.5万股瑞安。当日,次贷危机再度触发环球股灾,港股现洗盘式暴跌,全日下跌2061点,创下有史以来最大单日点数跌幅。
另一位港股地产公司老板——合景泰富主席兼大股东孔健岷,则在1月21日至23日,增持434.9万股集团股份,均价介乎6.53港元至7.29港元/股,持股量由65.06%增至65.22%。
此外,1月23日,玖龙纸业主席张茵增持20万股集团股份,均价12.713港元/股。同日,国美电器也回购1105.3万股,回购价格15.2港元/股至15.84港元/股,共动用资金1.74亿港元。
回购不奇怪,不回购才奇怪!
那么,大股东为何回购H股?难道他们不怕次贷危机?不怕宏观调控?不怕经济学家们、股评家们担心的一系列影响股市的负面因素?笔者对于纸业和零售业不是太熟,这里仅以地产业来作评估。我的结论是,大股东在这个价格回购H股地产股不奇怪,如果他们不回购才奇怪。
以某地产公司为例,其股价大幅下跌后,我们就可以大致比较其当前市值与其储备项目的价值,进而匡算出其每平米对应的市值。假如这一市值已经远远偏离实际情况,如每平米价格仅相对应2000元、或者1000元(仅作比方用)的市值,而实际上市场的价格在7000元或者更高。那么,我认为这时候买入时机趋于成熟。事实上,这时候行业的变化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个价格下,你已经拥有了非常厚实的安全边际。
这样的分析也可以用在银行股、保险股、有色股的分析上。总之在下跌的市场中,基本分析所提示的股票的安全边际,是寻找投资机会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当年巴菲特买进中石油就有这样的一个计算过程,当时中石油的股价所隐含的石油价格是每桶10美元,而当时石油的真实价格是每桶30美元,而且这个价格还可以看到70美元,这是老巴买进中石油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注意到,在前期H股处于12500点附近时,多数H股地产股每平米对应的市值都要比实际售价低出50%。你说大股东能不回购吗?万科房价打个8折就卖个精光,而股市却打五折没人买——这是股市的可恨之处,也是它的可爱之处。
香港地产股的启示
但如果我们说,地产股将迅速重新回到高点附近,又过于乐观。从香港的经验来看,地产股每一次大型调整,都在1年以上。以长江实业为例:1987年8月5日开始的调整,持续了4个月,这次调整与行业无关,主要是受国际股市影响。股价下跌63.2%,由13.72元下跌到5.05元;1994年1月4日开始的调整,持续了12个月,跌幅为52.5%,股价由52元下跌到24.7元;1997年8月7日开始的调整,持续了12个月,跌幅为71%,股价由98元下跌到28.4元;2000年2月11日开始的调整,持续了36个月,跌幅为66.8%。长江实业基本代表了香港地产股,从其它公司股票运行的情况看都与长江实业差不多,这些公司包括:恒基地产、和记黄埔、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展、信和置业、恒隆地产等。
中国地产业现在正面临一个真正的拐点,或者说拐点已经形成了。未来我们地产业的调整时间可能在1到2年左右,这个过程中以H股为代表的地产股股价基本见底了,但其回升的过程却将充满反复。
在我们假定H股已经见底的背景下,A股的下跌也将趋于缓和。沪综指到目前位置已经调整30%,未来指数调整的空间已经不大。但是,个股的调整可能远远没有结束。这几天我们看到,指数下跌不多,但个股普跌的情形可能会在将来成为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