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安徽霍山2月2日电 题:山道封了 辟通水路疏人流——大别山暴雪重灾区采访札记之四
新华社记者程士华
山里人最怕的就是大雪封路,山里山外完全隔绝,民工返乡的道路也中断。安徽省霍山县佛子岭镇使出了一个“奇招”:辟开水路疏通受堵的人流,想方设法帮助民工渡过难关,并加强安全监管,保证民工顺利到家。
1日下午,霍山县佛子岭风景区内迎来了一拨又一拨人。在江苏昆山打工的张先奎肩挑扁担,扁担上挂着两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手里还拎着一个沉甸甸的塑料桶。52岁的张先奎头发已有些花白。他一路风雪,火车、客车几经辗转,终于来到了家乡佛子岭。但这里距他家还有近20公里。进山的班车已因大雪封山停止营运。得知可从佛子岭景区内乘船回家,他非常兴奋。
为了让民工能早日顺利回家,佛子岭镇政府、佛子岭风景区等相关单位研究决定,把风景区内旅游码头改成客运码头,并紧急调配20多只客船,让被大雪阻滞的民工得以乘船回家。码头上,人头攒动。10多只客船泊在码头,船身上写有“严谨超载、杜绝违章”等字样,每条船上都配有橘黄色的救生衣。这条水路,也是大山深处的村民外出购买日常必需品的唯一通道。
记者看到,一些互不相识的人也纷纷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到达码头要翻过水库的大坝。虽然石阶上的积雪已被景区工作人员清扫干净,但张先奎肩挑扁担、手拎塑料桶,爬坡异常艰难。正在他累得气喘吁吁的时候,一只手伸到了他面前。
“来,我带的东西少,帮你拎一个吧。”一个戴着眼镜、学生模样的小伙子说。张先奎到了码头,把行李包裹放到船头。小伙子帮他把塑料酒桶拎到船上后,便转身跳上另一条船。张先奎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小伙子已经不见了踪影。
记者在码头上看到,有的民工趁着船尚未开动的间隙,赶紧用海事所提供的免费开水泡了包方便面;有的民工把自己的包裹搬上船头后,便帮助其他人搬运包裹;海事派出所所长丁守仁带着2名工作人员,在现场维持秩序,看到有的乘客拎的包裹比较沉,便接过来帮着扛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