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总统布什批准“大幅削减”美国核武器库的计划,拟将其规模减至冷战结束时核武器库的四分之一以下的水平,但美国大幅度裁减核武器存在一个巨大的悖论,那就是裁而不减,削而不毁,贮存地位变了,整体数量未变,情形变了,但性质却没变,在数量大幅裁减的背后是核武库质量的总体提升与核战略的转型。
美国核武库的数字玄机
吴兴佐 马相武
24亿吨,核武库裁而不减
与冷战时期相比,美国的核弹头数量已大幅度降低,但总量仍相当巨大,仍足以毁灭世界若干次。据说布什上台之初得知美国核武库的规模时竟被吓了一跳,第一反应是“我们要这么多核武器干嘛?”
而看上去美国多年来也一直在缩减核武器的规模。据美国《核科学家公报》杂志报道,从1945年至1990年,美国共生产了约75种共计7万颗核弹头。上个世纪90年代美俄开展核裁军进程,通过战略武器裁减公约,以及美国单方面的裁减计划,大幅度裁减了预警状态的核弹头。2001年12月底,布什向国会提交了《核态势评估报告》,决定将战略核弹头值班总数减少到1700至2200枚的水平。2002年在美俄达成的核武器控制条约中,美国也作了同样的规定。2004年7月,布什政府又宣布到2012年美国核武器库将削减接近一半。美国能源部国家核安全管理局2006年3月称,将每年拆除核弹头的速度提高25%;2007年把核弹头拆除速度提高50%以上。
然而,尽管目前美国核弹头储备虽已降低到近万颗,但总爆炸当量仍大约在24亿吨,相当于广岛核爆炸的15.9万倍。美国大幅度裁减核武器,照理说应该对美核武库产生实质影响,但事实并非如此。美国裁减的核弹头的方式较特别,即仅将核弹头的位置挪了一下,也就是说从核武器上拆下来,放入房子之内。这种做法从美核弹头的分类上可以看出。
美国的核武器储备可分为实战部署核弹头、后备响应核弹头、非现役库存核弹头。实战部署核弹头指安装在核武器上、处于整装预警状态的核弹头;后备响应核弹头指那些可以使用但放在库房的现役弹,一旦需要即可在短时间内被重新安装到核武器上的核弹头;非现役库存核弹头指放在库房作为储存状态的核弹头,主要是用于替换出现问题的现役库存弹头,一旦要投入实战则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这三种弹头都属于国防部管理的核弹头,另外还有大量的核弹头保持在能源部的库房之内。美国核裁军其实就是将国防部管理的核弹头,转移到能源部。
由此可见,布什宣称的核裁军对美国核武器库并不产生实质影响。
首先,部署在轰炸机、导弹和潜艇上的核武器数量并没有大幅减少,这些核武器仍然保持着高度的警觉状态,24小时处于战备状态的核武器也没有减少。
其次,被裁减下来的另外四分之三的核弹头并不是要真正销毁,而是将其作为库存保留起来。将核武器从国防部的武器库转移到能源部的武器库,类似于将钱从外衣口袋放入内衣口袋而已。美国科学家联合会专家汉斯先生认为,削减仅是“账面事件”。
按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官员的话说,这些存放起来的核武器,是留作备用或者试验用。从总数上看,根据布什政府的计划要求,美国最终仍将保留一个完整的核器和武器部件库存,大约是公开陈述的“部署作战力量”的1700至2200枚这个目标的7至9倍。换句话说,布什政府实际上在计划保留潜在力量,不是保留1700至2200件核武器,而是保留15000件。
1700枚,绝对核威慑
核弹头有一定的役期与寿命,不削减也难以防止其老化。因此,抛开美俄双边裁军的因素,美国也必须对其庞大的核武器库实行单方面的裁减。这种裁减既出于新形势的考虑,也是其核武库优化的需要。从目前形势看,美国已不必保留数量庞大且处于高度警戒状态的核武器库,而且保持这种庞大的核武库很花钱,不利于优化核武器结构。因此在冷战结束至今,美国一直谋求对其核武库进行结构改造,以实现战略转型。
2001年《核态势评估报告》描绘了美国核战略转型的大体轮廓。在结构上,美国核力量构成由强调陆基、海基、空基核武器这一旧的“三位一体”转向以“核打击力量、非核打击力量和导弹防御系统”所构成的新的“三位一体”。在核武器的打击对象上,扩大了打击面,由核武器国家扩展到非核武器国家与非国家行为体;在核武器的使用上,刻意模糊战术核武器与战略核武器之间的界限,拟将核武器逐步引入地区作战与冲突之中。在核武器发展方向上,从克林顿的“基于威胁”转向“基于能力”。所谓“能力”,即战胜所谓多元性、多样性和非对称威胁的能力。
在战略转型中,美拟下大力气实现核武器的小型化、实用化转变,使核武器从“不可用”转变为“可用”。同时,导弹防御系统被提上战略高度,与进攻性核力量共同构成矛与盾的同一体。2003年美国宣布解除小型核武器研究禁令,加大了小型核武器的研究力度,2007年美国公布了核武器制造与研制设施的现代化改造计划,表示要加快核武器小型化的研究步伐。
另外,美国还下大力气加强核武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建设。2005年提出“可靠替换弹头”的研究设想,2006年公布核武器制造与研制设施的现代化改造计划。布什上台后,将导弹防御视为其外交及军事战略转型的关键,近两年来,美国甚至不惜与俄陷入所谓“新冷战”局面,执意谋求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降低核门槛,实现攻防一体成为美战略转型两大支柱。
很明显,美国核战略转型目的就在于维持和加大绝对核优势,确保美国的“绝对安全”。将处于战备值班状态的核弹头至少保留在1700个,实际上是为了能够全方位地对付“突发事件”。换句话说,“1700”在美国看来,是一个保证自己“绝对安全”的最低数量。
另一方面,核战略转型就是通过“削减”节省资金和其他资源,加强核和非核威慑的实际效能,从整体上提升其核武器库的威慑能力。这就是所谓核武器库裁减“四分之三”的真正内涵。
15分钟报复
由于担心其核武器库受到对方的毁灭性打击,美俄都保持着三种核打击能力:预防性打击,即先发制人的第一次打击;预警打击能力;报复性打击能力。近年来,世界核大国相互间的核主动打击威胁降低,但“预警打击”仍受到格外关注,成为美俄核武器打击的主要形式。
所谓的预警打击,即通过预警系统推测到对方的核武器来袭情报,在导弹落地之前即发射已方核武器,对敌方予以一次性的毁灭性打击。从20世纪70~80年代起,美苏双方都获得了预警发射能力,即一方能够侦测到另一方发射的弹头,并在弹头飞行的数十分钟时间之内迅速发动反击。
由于较靠近的潜艇战略核武器发射后,核弹头落地时间刚好在15分钟。所以美国的核武器预警发射时间都保持在15分钟之内。其中,美国陆基战略核武器的预警时间只有1分钟,海基潜射核武器预警时间是15分钟,战略轰炸机五分钟就可起飞。由于核武器处于高度的警备状态,无形中增加了核偶发战争的概率。
核高度警戒必然造成核战争威胁的增加,而美国大量研究小型核武器,使之接近常规武器,核武器的使用门槛降低,无需进行预警即可先发制人,则很可能成为触发大规模核战争的导火线,相当于是在核火药桶上玩危险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