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葫芦丝,是在几年前新奥尔良中文学校的一个晚会上。妈妈和我都被那悠扬的声音所吸引。回家后妈妈就问我想不想学,我不愿让她失望,就说:“好,让我试试。”其实当时我对这个乐器并没有多少了解,可以说,决定学吹葫芦丝是为了让妈妈高兴。
妈妈为我学葫芦丝可是费了心思。首先,我们找到当时晚会上的演奏者——杜兰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后刘凯叔叔,多才多艺的刘博士欣然答应收我这个小学生。可是没有乐器怎么学呀?暑假回国,妈妈问了许多人,才为我选了一个C调的葫芦丝,还为我买了一套《怎样学好葫芦丝》的DVD带回来。
以前我学过钢琴和小提琴,所以乐理对我很容易。但是葫芦丝和钢琴、小提琴不同,除了手上的功夫,还需要加上嘴上的功夫。葫芦丝是簧管乐器,在吹奏时要注意送气量的大小。气过大,簧片容易损坏;气过小又吹不出声音。一开始我总掌握不好,几次想放弃。但妈妈一直在鼓励我,让我想想老师是怎么讲的。我经常练得腮帮子酸疼,终于有一天,我基本上掌握了怎样合理均匀地送气,妈妈心痛地摸摸我的小嘴巴,问我痛不痛。我骄傲地摇摇头,给了妈妈一个拥抱。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已经可以吹《月光下的凤尾竹》了。可就在这时,卡特里纳飓风无情地袭击了新奥尔良。由于它的影响,很多人家先后都搬离了这里。得知我的老师刘凯叔叔一家要搬到遥远的匹斯堡,我心里非常难过。妈妈看到我难过的样子,就安慰我说:“没关系,以后你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和老师保持联系,吹得不对的地方,老师照样可以纠正你。”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里好受多了。就这样,通过和刘凯老师的“空中课堂”,我一直坚持学吹葫芦丝。
现在,我终于可以登台演出了。日前,我们中文学校被邀请参加一个被美国家庭收养的中国儿童的晚会,我表演了吹葫芦丝。当时我是又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我能代表中文学校为被美国家庭收养的这些中国孩子表演,紧张的是自己怕吹不好。爸爸妈妈为了给我打气,陪我一同去了。台下的中国孩子和他们的美国家人都很喜欢这个别具特色的中国少数民族乐器,也喜欢我的演奏。在中文学校的结业典礼上,我也演奏了吹葫芦丝。
这个由一个葫芦和3根管组成的葫芦丝,是我最喜爱的乐器。我新的愿望就是下次回国再买一个降B调的葫芦丝,然后学会更多的曲子,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葫芦丝演奏出的美妙的中国民族乐曲。
(寄自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