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醒狮珠村拜“大哥”
围狮宴把酒称兄弟
本报讯(记者刘显仁、吴润洲通讯员潘剑明)年初四一大早,天河珠村的“武林大会”准时开锣,来自深圳、东莞及广州三地二十多条古村内的醒狮队60多头醒狮进珠村拜年。珠村村民摆下足足500围狮宴宴请珠三角各村兄弟,一直闹至下午3时才顺利结束。除了本地村民外,精彩表演吸引了数以百计的摄影和民俗爱好者。
一头醒狮出场50人造势 据老村民介绍,年初四珠三角各古村村民醒狮队来珠村舞狮的传统由来已久,这一传统的来历已不可考,村民估计可能是这些古村祖先都来自中原地区同一宗族,而珠村这一支可能是大哥,所以每年年初四其他古村醒狮队都来珠村给大哥拜年。
上午9时许,记者赶到现场时整个珠村已被锣鼓声包围,村口两头本村醒狮作为迎宾狮温顺地匍匐在地面,摇头晃脑地作出欢迎状。村民钟先生介绍,本村村民在早上8时就已经在村口等待接客了,“担心有的兄弟开车太快,来早了,没人接待就太失礼”。记者发现醒狮的出场架势可不少,仅仅只是一头醒狮的话,包括敲锣打鼓的乐师在内共有近50人。
生猛南狮碰头会打架
兄弟醒狮队陆续入村后,一拨一拨进祠堂、走村巷、入户表演“采青”,有意思的是记者发现所有狮队都不会面对面地碰上,本报摄影记者本想为60多头(含珠村)醒狮拍一个全景合影,愿望却屡屡落空。
民俗专家潘剑明告诉记者,珠三角的南派醒狮是一色的雄狮,非常威猛,不仅头顶长有犄角,而且“霸道”十足,典型的“一道不容二狮”,醒狮有“碰面会打架”的规则,所以醒狮从来都只能走“单行线”。
昨日珠吉街道办还专门抽调了60名民兵在村内用步话机引导狮队在村巷穿行,避免两个狮队碰面。尤其是各个祠堂是狮队们必去之地,所以祠堂门口有一个民兵专门安排不同狮队的进场时间,一般要等前一个狮队走后一两分钟,马上摆下生菜供后来狮队采青用,才呼叫让其他狮队入场。
不过马有失蹄,下午1时许,两队醒狮在村内禘长钟公祠门口碰面了。无论哪一方退回去都会觉得丢脸,如果一方有挑衅性动作,两队就会发生恶战。但是传统上也有一个变通的方法,由一个狮队长者将双方狮头按下去,一直到两头狮子匍匐在地上缓缓地擦身而过才放开手。
永思堂“大头佛”一枝独秀
闹到中午12时,各地狮队陆续将醒狮服、锣鼓等器具统一摆放在祠堂内,在本村礼宾村民的引导下吃上舞狮宴。由于昨天共摆下500席,村内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完整地块容纳,所以分散摆放。潘氏大宗祠前的中学操场是村内最宽敞的区域,密密麻麻地摆下了200多席狮宴。12时宴席准时开始,白切鸡、鳝鱼、扣肉等粤式传统菜一道道端上席面,而席面一大,各地村民则不管熟与不熟,个个称“向兄弟敬酒”,端起酒杯到处转。
舞狮宴在下午1时后结束,各地舞狮队略作休息随即继续在村内游行。“花邑永思堂”昨日备受瞩目。别的村多是派出刘备狮和关公狮,永思堂则是一色的张飞狮,舞得虎虎生风。不仅如此,昨日60个狮队里唯独永思堂有“大头佛”。“大头佛”笑容可掬,引得很多街坊和小孩与其合影。临别时,“大头佛”完成了传统礼节后,还抛出了一个“飞吻”,把大伙都逗乐了。
醒狮会团结全村人
昨天到来的狮队多是村里“潘”“钟”二姓的家门亲戚。梅隐潘公祠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狮队,当屈洞村同庆堂到来时,红色的鞭炮纸已经堆齐了门槛的高度。同庆堂是珠村大姓钟氏的亲戚,但是他们对待另一大姓潘氏祖先的礼遇是一样的。入祠堂前要三叩九拜,退出祠堂不能掉头,要狮尾朝向门外恭恭敬敬地退出。潘氏对钟氏也是如此。
村道上很多地方挂着“荥阳”的旌旗,是在提醒潘姓子弟他们的祖先是从河南荥阳迁居到此地的。据介绍,珠村现在有5000原住民,2万外来人口。潘剑明说珠村就是通过舞狮会增强村民的凝聚力。据说,品学兼优的细路哥才有资格为宗族舞狮,而被狮队除名则是非常丢脸的事。
民俗小知识 民俗专家潘剑明介绍:南狮有黄、红、黑三种主色,分别代表刘关张三兄弟。珠村的一句俗语“请大哥,有面;请二哥,有钱;请三哥,手瓜起展(臂肌凸起)”。黄色狮子叫“瑞狮”,代表刘备,刘备是皇帝,瑞气千条;红色狮子叫“醒狮”,代表关羽,关羽是武财神,招财纳福;黑色狮子叫“猛狮”,代表张飞,强健、生猛,谁家往年多病多难,可以请猛狮趋吉避凶。
黎旭阳摄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