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张振川在石家庄寓所接受采访。记者卜金宝摄
张振川:河北省玉田县人,1939年参加革命,1940年3月入伍。
临近春节,河北某预备役步兵师喜事不断:新落成的综合训练楼和军官公寓楼相继投入使用;冬季适应性训练、政治工作实案化建设等10余项工作受到总部和两级军区表彰;师党委召开第21次全体会议,与地方预任领导一起,喜数累累硕果,瞻望美好前景……
这个师的前身是原河北承德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组建于1983年8月,是全军最早组建的预备役部队之一。
25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该师各项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折射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改革历程。作为该师的组建者,河北省军区原司令员的张振川向笔者讲述了预备役部队诞生的有关情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对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转变提出了客观要求。军队规模偏大、数量偏多、体制编制不尽合理等问题,与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提高战时快速动员能力,党中央、中央军委高瞻远瞩,明确提出了武装力量建设实行精干的常备军与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相结合、后备力量建设实行民兵制度与预备役制度相结合的建设方向。经过两年多的反复酝酿与论证,中央军委于1982年9月作出了组建预备役部队的决定。
1983年初,张振川就任河北省军区司令员后,正值北京军区着手组建预备役部队,计划在河北省承德地区组建一个预备役师。由于没有现成经验,组建工作千头万绪,困难重重。从4月份起,张司令员和工作人员深入部队、院校、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中,展开调研和筹备工作。5月,总参谋部发出通知,明确预备役部队实行统一编制,有关师、团均授予军旗和番号等问题。之后,工作组加大协调力度,加快组建速度,赢得了部队、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广泛支持。8月初,一支以现役军人为骨干、以预备役官兵为基础的国防新军诞生了。在改革中发展,在探索中前进。随着一项项关于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方针政策的出台,这个预备役师的各项建设一直保持良好势头。1998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全军预备役部队进行调整改革,该师由市建师升格为省建师,并于1999年3月移防至石家庄及附近地区。2005年,部队进行体制编制调整改革,结合新的使命任务,该师部分兵种专业进行了调整。25年来,这个师充分挖掘寓军于民的优势,以使命任务为牵引,以训练实践为平台,自觉投身部队信息化建设和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在用兵中练兵强兵,铸造成一支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忠诚部队,平时应急、战时应战的拳头部队,服务大局、奉献人民的先锋部队。这个师的诞生和发展,是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一个窗口。
1985年我国政府宣布百万大裁军,邓小平同志称此惊世之举是“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他在筹划部署常备军精简整编、踏上精兵之路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上,指出“组建预备役部队是个好办法”。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常备军员额的裁减,都伴随着预备役部队的加强。张振川感慨地说,组建预备役部队,不仅可以节省军费开支,减轻国家负担,而且完善了我军战时快速动员体制,是实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出精兵的重要途径,是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下巩固国防的一项重大决策。它适应了国防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服从了国家经济建设大局,顺应了世界军事变革潮流,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特别是人民战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如今,面对我军拥有的包括步兵、炮兵、防空兵、装甲兵、防化兵、工程兵、后勤保障等诸军兵种合成的强大预备役部队,外国军事观察家评论说,这是“中国防务的又一面盾牌”。对此,张振川充满信心地说:“何止是一面盾牌?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预备役部队已经建设成了我国国防力量的万里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