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奥运旅游年
图为董家传人制作的灯笼
图为董家传人制作的灯笼
又是一个新年到,又到灯笼高挂时。我国民间自古就有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习俗,灯笼的制作也因此成为了一种古老的民俗手艺。地处太行山区的河南省辉县八里村,就有着这样一个世代相传制作灯笼的世家。据现在的掌门人、67岁的董勉善老人讲,他们家的灯笼制作开始于清康熙三十九年,至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康熙年间,居住在山西陵川县的董家祖辈董启祥到洛阳卖字画时,借住在一个“灯笼世家”,他被那些鲜红耀眼的大红灯笼迷住了,想起家乡每年新年里和正月十五有挂红灯、玩社火的习俗,就跟着人家学起了灯笼制作。
回到家乡后,董启祥开始以做灯笼为生。由于他做的灯笼精巧美观,人见人爱,过年时,常被乡邻抢购一空。随后,董家代代相传,每年过年都做灯,并且在样式上年年创新。董氏灯笼成了当地有名的特产,每年当地官员都将灯笼贡送到宫中悬挂,董家灯笼受到几代皇帝赞赏,于是有了“宫灯”、“御灯”之称。董家后来搬迁到了河南,这门手艺一直流传着。现在,第18代传人董勉善制作的“董家宫灯”已名播中原。
说起宫灯制作,董勉善侃侃而谈。他说,制作宫灯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在骨架上蒙一块红绸那么简单。一个灯笼从开始动手到做成,需要大大小小几十道工序。单就一个撑灯做骨架用的竹篾,就有选竹、裁竹简、劈竹篾、配篾数、串篾等10多道工序。捏灯是灯笼制作最难的步骤。所谓捏灯,就是将灯捏成规定灯型,撑开时粗细与上下灯底距离符合要求,方是方,圆是圆,稳定不走样。
有一个口诀叫“捏样最为难,眼巧智慧全,先下后捏上,两头要规范,横观三五比,腰鼓要修圆,粗细按型号,注意偏坠病”。灯型捏好,糊套灯绸,再在绸子上贴上字或画,灯基本上就可以完成了。
做灯有两样主要材料:竹子和丝绸,过去传统上是用太行山脚下博爱县产的竹。这些年,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竹子逐渐被铁制品所替代,按照尺寸制作铁制骨架,省了许多时间和材料。而丝绸大都选购浙江一带生产的上等绸子。
要做更好看的宫灯,还要在灯面上写字或画画,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大抵因为丝绸是软的,本就难以下笔,再加上竹篾支撑处有软有硬,着墨稍有过多,运笔稍有不慎,笔头上的各种色彩汁液又流又漓,弄脏灯面。因此这些年一般是先在成批量的丝绸上印上“福”、“禄”或者“新年快乐”等字样即可。而用笔写字或画画,一般由高手操作,不能打草稿,一气呵成,好看又快。
据身为第19代传人的董传民介绍,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他们前不久在设计和制作手段上又进行了改革创新。制作出的“六方圆宫灯”,是用红木、花梨木等贵重木材做骨架,再镶上玻璃或丝绸的画屏。外形和结构与明、清两代遗留的产品相同,但工艺水平却有很大提高,雕刻上比过去细腻,富有生气。在画屏图案上,运用中国国画写意和工笔两种技法,绘上了青山绿水、亭台楼阁、折枝花卉、飞禽鸟兽等,图案丰富多彩,既保留了原有民间传统特色,又有实用价值,在节日里悬挂起来更会增添喜庆气氛。
临近春节,夜幕垂落之时,董家大院依然灯火辉煌。红彤彤的灯笼映着飞雪格外耀眼,似红红的一团火燎燃在太行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