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义宏:国家气象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央气象台常务副台长
矫梅燕: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司长、新闻发言人
乔林: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天气预报室副主任
1月10日到2月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这次罕见自然灾害的预报预测是否准确?还存在哪些不足?怎样进一步提高预报预测水平,捕捉极端天气的“脉动”?记者最近专访了3位气象专家。
5次雨雪天气过程预报比较准确,但对其持续性及强度估计不足
记者:气象部门分析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的成因认为,去年8月开始的“拉尼娜事件”(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是重要原因。
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根据这个异常信号,在灾害发生前提前做出预测?
端义宏:拉尼娜事件是一个原因,但导致这次气象灾害的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包括大气环流持续异常等。要提前15天、20天甚至更长时间来准确预测这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难度很大。在去年12月份就提前准确预测今年1月的气候,发达国家也做不到。这是需要今后科学探索的问题。
乔林:目前,7天之内的天气预报比较准确,时间越长越不准。对一个月左右以后的天气进行分析预计,我们称为“预测”,它在确定性上不如“预报”。
这次长达20多天的大范围、持续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由间隔非常短的5次雨雪天气过程组成,其影响累积起来,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结果。预报员比较准确地预报出了每次雨雪天气过程,在一次次的雨雪天气过程中对这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认识逐渐清晰。
记者:这5次雨雪天气过程的预报情况怎么样?
端义宏:对1月10日到2月5日的5次雨雪天气过程,中央气象台都提前2到5天做出了比较准确的预报,先后发布暴雪红色预警2次、暴雪橙色预警12次、大到暴雪预报10次。各级气象台站也对这些天气过程做出了较为准确的预报。
记者:预报中还存在哪些不足?
乔林:大家知道,天气预报是预测科学,不可能100%准确,我们在气象预报精细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例如对雨雪具体落区、降雨雪的时段、大小的预报,存在一些误差。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端义宏:我国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逐年提高,但精细化水平还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次气象部门对大的雨雪天气过程把握住了,但对大雪、暴雪的具体落区把握还不够精细,比如预报员给出的5毫米以上降雪区域,与实况往往很一致,但再进一步划出这个区域中的10毫米以上降雪区域,可能就有一些差错,划出的20毫米以上降雪区域可能误差就会更大一些。
如果能做到定点、定量、定时的“三定”预报,那是一个完美的预报,但目前科技水平远远达不到。
矫梅燕:我们总结认为,在这次的预报服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长时效预测中对灾害性天气的持续性和强度估计不足,对交通、电力等行业影响程度的预评估不够,对电线结冰、道路结冰监测能力有待加强。
数值天气预报水平与国外相差10年,极端天气预报经验不足
记者:天气预报精细化水平不够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端义宏:我国气象灾害监测探测的范围、精度、时空分辨率还不足。例如,我国的天气雷达、地面气象站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布设得更多一些。但这次遭受雨雪冰冻影响严重的很多是山区,监测设备少,特别是针对结冰状况的观测,不能满足预报需要,难以根据当地气象要素做出更为精细的预报。
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国自己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根据大气运动变化规律编写的数学方程,利用高性能计算机进行运算以推演天气发展变化)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还比较大。利用高性能计算机进行的数值预报是现代天气预报的核心。我国系统开发自己的数值预报模式,从“十五”计划开始到现在约七八年时间,已经取得突破,今年要实现业务化。但这个模式还不成熟,与国外差距超过10年。
目前,我国天气预报除了利用国内现有的数值预报模式结果外,还需要参考欧洲、日本、美国的数值预报结果。然而,发达国家不会把自己的数值预报产品全部拿出来共享。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的分辨率可以小于20公里,但可供我国预报员参考的产品分辨率只有250公里。
记者:这样的极端天气,对预报员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乔林:每次预报都是一个复杂过程,温度、降水等每个气象要素的预报,都要经过预报员综合分析,考虑方方面面。例如,降水预报就需要考虑从地面到高空的温度分布、水汽条件、上升运动等,这决定是降雨还是降雪以及降水强度。“天有不测风云”,有时一个因素没有考虑进去,某个地方就可能出现没有预报的天气状况。
现在,以往出现概率比较小的极端天气越来越多,预报难度更大。去年辽宁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风雪、淮河流域发生严重的特大暴雨洪涝,今年南方又发生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我们做预报时感到以往经验不够用了。这次极端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预报员从来没有遇到过,我们只能边预报边总结,对雨雪成因进行分析,以更好地掌握其物理规律和形成机理,提高预报水平。
端义宏:预报员在数值预报模式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做出最终预报。
这次天气过程历史罕见,错综复杂,预报员从来没有遇到过。有一天,湖南省从北到南分别下的是小雪、中雪、冰粒、暴雨等。从北到南温度差异大,水的“相态”变化复杂,是雪、冰,还是雨?预报员只能根据大气中低层温度,利用经验加以判断。不过,面对这种很少发生的小概率事件,预报员缺乏经验。
极端天气频繁发生、强度增加,提高预报预测水平更显急迫
记者: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极端的雨雪冰冻天气?
矫梅燕:不能把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简单理解为仅是温度升高。全球气温持续升高中,不排除阶段性的低温、冻害。
全球气候总体是温度升高、偏暖趋势,引发复杂的大气、海洋、陆面相互作用,大气水分循环加剧,产生极端天气的条件增多。总体上,全球变暖会导致高温、暴雨和飓风等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严寒发生的频率减少,但局部地区会有例外。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加大。
记者:今后我们还会遭遇更多的极端天气。怎样进一步提高预报预测水平?
矫梅燕: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强度不断增加,对我们整个社会运转都提出挑战。怎样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的防御能力?在这次应对南方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
目前,我们分析各种灾害天气具体影响的能力,还比较弱。比如,冻雨降下后,结冰会有多厚、会产生多大负荷等。此外,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技术研究,还要进一步加强。
今后,气象部门将对灾害性天气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可能产生什么影响,进行详细分析、风险评估,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今年我国还将启动突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中央和地方投入将达几十亿元。
端义宏:进一步提高预报预测水平更显得急迫了。要抓紧开发我国自己的数值预报模式,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精细化水平。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欧洲数值预报模式,用了30多年的时间才发展成熟。我们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同时也要想方设法加快研发、完善的速度。
此外,要加强和提高气象灾害综合监测能力。例如,在高速公路、铁路两侧布设更多气象观测站点;有关部门已经布设的站点数据可与气象部门共享,在监测、预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