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越来越老、越来越少,民间川剧团仍活跃在偏远的农村乡间———
本报记者孙琪文/图2月8日大年初二,江油市新春乡佛牛村的古庙里,传出阵阵哼唱声及锣钹声,原来是江油市涪江川剧团带来了川剧大幕戏《双花配》。
唱戏的台子在庙里搭起。舞台很简陋,褪色的蓝绒布是背景,古庙的院子就是观众席,座位是几十根横倒在地的圆木树桩。但观众热情很高,方圆几里上年纪的老人们一大早就赶来了。
戏开演了。在锣钹的伴奏中,一个明朝的历史故事缓缓展开。最终的大团圆结局令台上台下都洋溢着过年的喜庆气氛。
这是涪江川剧团在鼠年的第一场演出。每逢过年,都是剧团演出的旺季。去年底,剧团便与江油各乡镇政府签订了合同,从大年初二起直到农历二月十九日,剧团要连续在江油地区的十几个乡村表演80场大幕戏和折子戏,1个村最多要表演8场。可这道“春节文艺大餐”似乎并未引来更多年轻人。“听戏的人越来越老,也越来越少。”剧团班主(老板)周祥兴有些失落。
剧团成立已近10年。出于对川剧艺术的热爱,1999年,42岁的周祥兴和妻子花费2万元自行组建了涪江川剧团,并到文化局注册。发展到今天,从班主、演员到敲锣打鼓的总共29人,年纪最大的65岁。两个13岁的小姑娘是团里最小的成员。
台上的“金花”姑娘步伐轻巧,唱腔圆润,殊不知,扮演这个年轻角色的是年过六旬的太婆杨秀珍。杨秀珍从江油市川剧团退休后,来了这个团。这么多年来,凡是大幕戏里的重要角色,从小姑娘到老旦,几乎都由她担当。“没办法,团里没有能挑大梁的年轻演员。”
与国营剧团政府出资维持运转不同,这个剧团是自负盈亏,自谋生路。民间称之为“火把剧团”,意即如同火把一般忽明忽灭,忙时吃干,闲时吃稀,旺季聚,淡季散。
在江油市区文化街的一排青瓦平房,是涪江川剧团的“办公”场所,也是周祥兴夫妇开的小茶铺。开茶铺,是为了在演出淡季时,夫妇俩能有维持生
活的收入,也方便成员们凑在一起说说戏。因为“火把剧团”演出地点不稳定,演员频繁流动,因此,上戏前大家只能挤时间找空隙凑一凑:饭桌上、麻将桌上、化妆台前……都可能成为排练场所。
剧团收入微薄。类似这样的春节下乡演出一天收入不过550元,两场大幕戏唱下来,只能支付给主力演员25元,普通演员15元,最低的只有8元。
这一路虽走得艰难,但周祥兴已经摸索出一条自己的生存之路。因为没有专门的演出场地,剧团将目光锁定农村,游走乡间,走一路演一路,光是场地租金一年能节省几千元。过年过节这样的旺季一过,就上门为婚丧嫁娶的人家表演变脸、唱段。
周祥兴算了笔账,去年各类演出共260多场,还盈余三四千元。这笔钱正好用来给剧团购置新的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