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2月17日电(记者蔡敏 王立武)坐落在黄山风景区西南部的野生猴谷,尽管大雪已停歇数日,管理员汪日光仍然坚持每天早晨6点起床,背上60多斤玉米翻山越岭进入山谷腹地投食。
这样的投食汪日光从早到晚要进行4次,每趟下来衣服全部湿透,还总要跌跤好几次。
半个多月下来,他的腿上已贴满了止痛膏药。
为了防止猴群中有猴子出现意外,汪日光给猴子都取了名字:白眉、山雄、花岗……每天最后一次投食和第二天早上第一次进山,汪日光总要对这些猴子一个一个“点名”,以便及时掌握它们的伤病情况。
在今年遭受罕见冰雪灾害的安徽省,善良的人们在与冰雪搏斗的同时,还向动植物伸出了援助之手。各市、县林业部门加强了对野生动物的监测,一旦发生濒危野生动物严重冻害和饥饿的情况,便积极实施人工救护和投食。
黄山“五绝”之首的奇松在冰雪灾害中受到了很大影响。黄山风景区对名松古树保护采取“一树一批人”“一树一对策”的保护方法。景区专门成立了迎客松安全保护小组,在原有的保护力量上进一步充实力量,加强对迎客松及重点名松古树的保护。
黄山园林部门紧急调运新鲜毛竹对名松古树的树枝进行弹性支撑。在暴雪到来之前,为迎客松及时更换、加固了支撑杆,使支撑杆增大了承载负荷;在倒一枝的东南两面,迎客松保护小组连夜搭建了五层楼高的脚手架,利用有弹性的新鲜毛竹小心翼翼地支撑所有侧枝,大大缓解了积雪的压力。
此外,在不对树冠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及时将树枝上的积雪清除、抖落;同时,对迎客松实时24小时监控,每2小时报送一次情况,重要情况随时报告。
目前,“国宝”迎客松等名松古树在严格的保护措施下全部安然无恙,随着积雪的融化,原来用于支撑的毛竹已经拆除,迎客松在春节期间迎来了众多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