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的商业运作从商业角度诠释了另外一种竞争。奥运会的赞助企业在从中得到巨大商业利益的同时,也由于其积极赞助奥运、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得到社会普遍关注。企业植根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并获利于社会,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其的认可程度。
我们有充足理由从民意角度去挖掘奥运会赞助商这些企业在公众心目之中的“社会责任感”形象。那么,北京奥运会的奥运赞助商社会责任感如何呢?公众给出了怎样的答案?日前,人民网联合唐楷调查共同推出了北京奥运会奥运赞助企业“社会责任感”系列调查。
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社会责任感”总体平均得分为90.3;其中,国企总体平均得分为96.7 我们从北京奥运会所有赞助商中抽取了25个代表性企业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公众对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社会责任感”总体表示满意,但是个体差异较大,最高的为可口可乐公司,得分为99.61分,最低的是VISA,得分仅为81.32分。以下是各奥运赞助商的“社会责任感”得分排名情况。
在排名1-10的企业中,除了排在第一的可口可乐和第十的柯达之外,其余都是中国企业,而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网通、国家电网在内的国企得分都很高。而作为全球快餐业老大的麦当劳,其社会责任形象在市民眼中显然配不上其全球快餐业老大这一称谓。唐楷调查分析师们认为去年麦当劳雇佣童工事件无疑为其社会责任形象打了很大的折扣。
调查数据还显示,96.1%的市民表示非常关注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在另外一组数据中,50%的受访市民对“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奥运会赞助商的产品”表示“非常同意”,表示“比较同意”的占到了47.4%。这对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而言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在其它数据上,奥运会赞助商也得到了市民较多的认同感;有60.5%的市民表示非常同意“奥运会赞助商是企业产品质量好的保证”这一说法;64.5%的市民认为奥运会赞助商的产品代表着名牌产品等等。我们通过下面一个比例图可以清晰的看出市民对奥运会赞助商在各个方面的认可程度。
需要指出的是,有63.2%的市民认为企业赞助奥运会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在履行一种社会责任,因而高达76%的市民认为奥运会赞助商整体上比其同行更有社会责任感。另外65.1%的市民表示奥运会赞助商应该比其他企业要更对的回报社会。这些数据说明市民对奥运会赞助商的社会责任行为寄予厚望。
市民态度:跨国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调查数据显示,63.8%的市民认为跨国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相比较仅有2%的市民认为国企、央企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民营企业在这一数据上则为0。市民在对待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反差很大。
而在另外一组调查数据中,针对“不同级别的奥运赞助商,谁应该承担更对的社会责任”这一问题,市民的态度反差也很大。47.4%的市民认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仅有15.8%的市民认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持北京奥运会独家供应商应该承担更多责任这一观点的市民还不到1%。
市民呼声:环保是企业最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 在被问到企业最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时,65.4%的市民选择了环保;其次是教育,占到了16.3%;再次是医疗健康,为6.5%。
我们注意到“教育、医疗、环保”这些作为最受中国公众关注同时成为政府正重点解决的热点问题郝然成为市民认为企业最应该去履行的社会责任。
企业作为社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理应更多的关注社会、更多的回报社会、更多的履行一些社会责任。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的更远。 (来源:人民网-奥运频道)
(责任编辑:车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