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红梅 8岁女童,几乎都还在父母膝前撒娇,大兴庞各庄镇的孙宝春,却用一副稚嫩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父母离异,常年不在北京。与她相依为命的姥爷,重症在身,时常卧床不起;年长四岁的姐姐,聋哑残疾。为了给姥爷治病,家里“债台高筑”。
宝春虽小,却已是家中的顶梁柱,每日照料姥爷和姐姐的生活起居后,挑灯夜读,学习成绩一直保持前三名。
宝春爱笑。老师、同学、乡亲,看到的总是一脸灿烂的笑容,仿佛生活的磨难不曾与她沾边。
天不亮起床,喂药做饭后写作业
孙宝春,是庞各庄二小下属留民庄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上学期间,她几乎每天都是这样的作息规律——
早晨,天不亮就起床,扫地,做早饭,给病床上的姥爷洗手洗脸、喂药。7时30分前,赶到学校早自习。课间休息十分钟,一路小跑,回到与学校一街之隔的家中,照看姥爷,再跑回学校。
中午,洗菜做饭,抽空做点作业,下午13时50分回校上课。
下午17时放学,采买、做饭、收拾锅碗瓢盆,还要洗衣服。天黑了,喂姥爷吃药后,宝春开始安静地坐在桌前写作业,复习功课。
小小年纪的宝春,几乎没有玩耍的时间。姥爷每周都要到医院做透析,宝春不放心,一放学就到车站去迎候。姥爷病情加重、眉头紧锁时,宝春又是唱歌,又是跳舞,还学着模特走猫步,逗姥爷开心。
自己啃馒头就咸菜,给姐姐买火腿肠
宝春家有十来亩地,亲朋邻里帮忙种些粮食,收入微薄。姥爷治病开销大,宝春早已学会精打细算过日子,从不乱花一分钱。
这两年,宝春没给自己买过一块糖,也时常吃不到一点荤腥,但心里却不愿让家人受委屈。去年,姥爷病重住院,妈妈带着几个月大的小弟弟回来。由于妈妈在医院陪床,宝春又承担起照顾小弟弟的重担。每天夜里,她要起来两次,给小弟弟喂奶。
妈妈临走时留下一周的生活费,每天只有两元钱。宝春自己顿顿啃馒头就咸菜,把省下来的钱给姐姐和弟弟买面包、火腿肠。
家里缺钱,小宝春却拾金不昧。一次,她到村里的小卖部买东西,离开时在地上捡到2元钱。宝春主动把钱送给小卖部。老板心疼这孩子:“给你根冰棍,就当是这钱买的。”她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要,谁找来还给谁吧!”
帮助后进同学,热心班级事务
宝春在家是个好孩子,在学校也是个好学生。
她家离学校近,宝春主动承担起为班级开门、锁门的任务,按时按点,从不耽误。班里大扫除、值日、擦黑板,个子不高的宝春总是抢着干。
一名随班就读的河南籍同学,跟不上课程,考试时常不及格。宝春主动帮助他,利用课间、课后空余时间帮他练听写、背课文、解数学题。这名同学成绩上升很快,成了班里的中等生。
宝春虽小,但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事迹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去年,她在“感动大兴——寻找身边的道德榜样”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区里、镇里、村里、学校,更多的人主动帮助她和家人,小姑娘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RJ058
小宝春在给姥爷喂药。彭京赣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