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2月19日电(记者朱国亮)水资源持续短缺的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敦煌,正在采取有力措施关闭机井、压减田地,以减少使用地下水来保护生态。
记者日前从敦煌市政府了解到,截至2007年底,敦煌市已关闭机井160眼,压减这些机井灌溉的耕地2.1万亩。敦煌市制定的目标是,到2010年,关闭全市10%的机井,压减全市20%的耕地,年节约地下水2200万立方米。
被沙漠、戈壁包围着,位于甘肃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绿洲之所以能独立沙海而不沉没,得益于它东、西、北三面的大片湿地,这些湿地构成一个半圆围着敦煌绿洲,形成了一道阻挡沙漠戈壁的天然生态屏障。
近年来,由于流经敦煌、汇入这些湿地的河流因水资源被过度开发用于农业生产而断流,敦煌生态开始逐渐恶化。上百万亩湿地干涸,地下水位以每年20到30厘米的速度下降,著名景点月牙泉也因此出现危机,靠人工“输液”维持。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敦煌天然林和草地也分别减少了40%和70%。
生态环境恶化对敦煌著名的景点——莫高窟以及敦煌人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敦煌市开始采取积极措施,如禁止开荒、打井、移民,发展节水农业等,保护敦煌生态。
敦煌市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关井压田工作中,他们对压减的耕地一律不再配水,并毁弃灌溉沟渠;关闭的机井由水务部门吊销取水许可证,电力部门切断电源,拆除供电设施和取水设备,回填或加盖封存,并设立关闭标志牌,以利于监督和管理。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