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十余万候鸟 因冰雪神秘“失踪”
去向正在调查中
核心提示:因为一场50年罕见的持续冰雪,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区内的湖泊、草洲遭受冰封,据称导致至少十余万只来此越冬的候鸟难耐饥寒神秘失踪。
18日,记者采访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纪伟涛。“现在大雪已化,正在加强对候鸟的跟踪、监察,如有必要还会继续给候鸟投食。”他表示,失踪候鸟的去向正在调查中。
越冬候鸟离奇失踪
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因雪灾,鄱阳湖候鸟并没有安全越冬,现在保护区内大概仅剩4万余只候鸟,而在雪灾前,仅该保护区内就有20余万只候鸟,因而至少有10余万只候鸟失踪。
因雨雪冰冻天气持续了二十余天,鄱阳湖保护区内积雪、结冰厚达四五厘米,湖滩及湖面封冻,使一些以鱼虾类为主食的鹳类、鸭类、鹭类候鸟取食困难;大雪还覆盖了一些草洲,使以植物嫩叶、根茎、草籽为主食的白枕鹤、灰鹤等鹤类及白额雁、豆雁等雁类很难觅食。省科学院的候鸟专家分析,雨雪、冰冻不会导致大量候鸟死亡,因为候鸟会根据气候迁徙。鄱阳湖天冷少食,它们可能已迁往更温暖的南方地区。
据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纪伟涛分析,候鸟神秘“失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当时湖区灾情严重,人员下去展开实地调查不易、也不安全,同时鄱阳湖保护区也不能代表整个鄱阳湖,它只占整个鄱阳湖枯水期面积的10%,因而未得到全面准确的数据。另外自2月份以来,已有部分候鸟北迁。”
为确保候鸟安全越冬,该保护区紧急筹措十万余元资金购置稻谷、玉米、青菜等,并派出专人给候鸟投食。据悉,自一月初至今,陆续在湖区3个保护站6个监测点投食共计十余万公斤。
另据了解,因天气回暖,在3月底候鸟越冬季节结束前,保护区内的4万余只候鸟不会出现大问题,神秘失踪的部分候鸟或能陆续飞回保护区。
拟用飞机展开环湖调查
“目前在湖区发现有部分冻死、饿死的候鸟,但没有大面积死亡,也没有发现禽流感等疫情。”纪伟涛指出,必要时鄱阳湖国家自然保护区仍会继续给候鸟投食,“但这种人工喂养方式也容易造成候鸟对人类的依赖,因而只是必要时才进行投食。”另外保护区正在展开对整个鄱阳湖区的调查,以考察那些失踪候鸟的去向,并统计此次候鸟死亡的数量、分布。
“为加强监控,摸清家底,必要时我们将使用飞机展开调查。”纪伟涛表示,因候鸟分布于星子县、永修县、新建县等多地,因而要了解总体情况需展开航空调查。目前,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已呈请有关部门,希望争取资金,对候鸟去向进行航空调查,以便尽快摸清候鸟真实分布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另据江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曾于1月3日对鄱阳湖保护区的候鸟进行过考察,“但当时还没有出现雪灾,因此目前湖区具体情况暂不清楚。”但他表示,局里领导对此很重视,局长已亲率由相关专家组成的调查小组展开灾后湖区调查。
建三位一体防控保护体系
“目前,我们正积极建立整个鄱阳湖区‘湿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禽流感防治’的三位一体防控保护体系。”纪伟涛说。而建立整个湖区的防控与保护体系,将有利于协调鄱阳湖区的整体开发与保护。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它不仅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候鸟越冬栖息地,而且是国际重要湿地、全球重要生态区。每年10月中旬大批候鸟开始陆续从俄罗斯西伯利亚、蒙古和中国东北南迁鄱阳湖畔越冬栖息,集中了占世界总数95%以上的白鹤、50%的白枕鹤、60%的鸿雁,这批珍禽候鸟将在翌年春暖花开时飞回北方繁殖地。
文/邓鹏 记者 杜金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