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专稿:在印度,华人最多的城市是加尔各答,在加尔各答则有个塔坝中国城。塔坝是加尔各答东部城郊的一个小镇,面积约半平方公里,200多年前,以广东梅县客家人为主的华人开始落户于此,至今在塔坝生活着近1500名华人。这里有他们的家园和他们经营的30多家中餐馆、250余家皮革加工厂。几代华人的艰辛打拼,也成就了曾是一片沼泽地的塔坝。
2月6日,在印度加尔各答,华侨华人敲锣打鼓迎接中国春节。新华社发
彩灯高挂闹新春 一踏进塔坝中国城,"鸿华饭店"、"国园餐厅"、"捷兴皮厂"、"诚昌酱园"的字号便沿路展开在眼前。干净齐整的小巷里挂上了彩灯,红漆高门、砖墙环绕的大院门口也贴上了对联,那门窗字匾及种在院角的毛竹,无不诉说着塔坝华人心系祖国的情怀。
一年中的农历新年是塔坝最热闹的时节。百年来,塔坝华人固守习俗,保留了舞龙、拜年、祭祖的传统,家家张灯结彩,妇女们做年糕、炸米果,男主人则包好红包。
年三十晚上放完鞭炮,大人小孩跟着10多条舞狮队走街串巷到各家各户拜年。初一祈福,初二游园会,整个塔坝中国城的庆祝活动要持续5天,常常是通宵达旦。每年移民在外的塔坝华人也都举家回来过年。
今年的热闹更不同往常,中国驻加尔各答总领馆在自1962年闭馆后于今年重开,加城华人联合会会长、第二代华人刘国赵先生说:"领馆重开使今年过年的气氛更甚以往,华人华侨们特别高兴,就像得到家乡父母的眷顾一样感到亲切。"
历经了中印两国40余年间的关系演变,身处印度的塔坝华人对家国命运一体的感触自然更深,也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国家强盛了,华人的地位才能得以提升。
2月4日领馆为华人举办的新春招待会上,有个节目是由一名在华留学的印度男孩演唱《茉莉花》,全场300余名华人的随声合唱让人动容。华人在加城举办如此盛会还是首次。当晚,大红灯笼高高挂起,锣鼓震天、龙腾狮跃,直到晚会结束,老少华人还是久久驻足不舍离去。
2月6日,当地华人社区的成员聚集在印度加尔各答的唐人街迎接春节的到来。新华社/法新
皮业兴衰浓缩历史 老一辈华人来印度后大多从事制革、造鞋、木工、牙医等职业,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早年华人就把店铺开到了加尔各答的繁市街头,加城华人最多时达两三万人。上世纪60年代中印战争爆发后,华人在当地生存处境困难,陆续向海外移民,人数大为减少。现今,加城华人总数在3000人左右,以在塔坝居住的最为集中。
华人来到塔坝后,以从事印度人鲜做的生牛皮加工业作为发展的根基,直至现在还是几乎家家都有皮厂,皮业的兴衰可谓浓缩了几代华人奋斗的历史。
据华人联合会的李万城先生介绍,40多年前,加城皮革加工业完全操纵在华人手中,鼎盛时期多达400多家皮厂,不仅销往印度各地,还出口海外。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印度人的皮业逐渐发展起来,市场的竞争迫使许多华人小厂倒闭关门,加上移民的华人把厂子转卖,现在由华人经营的大小皮厂只有250家左右,多数是家庭式的小型生产,难以做强做大。
近十几年,皮革加工产生的污染问题引起当地关注,加城所在的西孟加拉邦最高法院1995年开始下令塔坝地区的皮厂搬迁他处,这将可能导致许多华人家庭放弃皮业。对此,81岁高龄的刘国赵先生唏嘘感叹到,"历史变迁,没有办法挡住"。
好在塔坝的华人从来就不是安享天成,他们秉承了客家祖辈赤手空拳、离乡背井的开创精神,永远都在探索和进取。刘国赵先生本人就带头干起了餐饮,已在加城开了4家中餐馆和1家印度餐馆,他在1999年创办的"北京饭店"已成为塔坝的地标,很受加城人的欢迎,他还把印度餐馆开到了上海。
2月6日,在印度加尔各答的唐人街,当地华人社区的成员表演舞狮。新华社/法新
"印度是家,根在中国"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占塔坝人口不足20%的华人不仅融入了当地社会,与印度人和睦相处,还把塔坝建设成一个秩序井然、生活设施完备的社区,并为印度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塔坝华人都自称是"拿着印度护照的中国人",他们讲着客家话,按中国人的习惯饮食作息,收看卫星频道的汉语节目。他们还遵循中华民族敬祖睦宗、尊师重教的美德,沿袭着中国古老的文化习俗。半世纪前华人在塔坝集资建起了中文学校"培梅中学",当地人形容它为"文化的摇篮"。
李万城先生说,他们这代人都曾在培梅中学里读《古文观止》、颂唐诗宋词、学习理化知识,那时培梅有1000多名学生。但后来受多方面影响,培梅的师资缺乏,学生逐年减少,现在只有不到40名学生,更多时候用作塔坝人的社会活动中心。而今,华人普遍把子女送到私立小学接受英语教育,但中文仍是塔坝华人后代必修的课程,有的印度学校里没有中文教师,华人有时便几家联合起来从国内请老师。
塔坝华人还有着固执的寻根观念,他们每每提及回中国的经历时总是由衷地自豪。在李万城先生家里,一张他回梅县探亲时跟乡亲的合影被放大贴在墙上,两旁是他手书的一副字"世代不忘祖德永远怀念祖园";路过另一户塔坝华人家,门口的"传家唯旧德承业启新猷"的对联也让人印象深刻,仿佛在艰难的生存中,塔坝华人更加坚守了质朴的感情心态。
刘国赵老先生还经常出钱出力,为华人社会的发展和华人的权益奔走。刘国赵的愿望是把塔坝建成真正的中国城,把华人的家留在这里,他也担心随着年轻一代华人逐渐走出塔坝,人单力薄的中国城将会消失。但不变的是,这里的华人从小就被教导--"印度是家,根在中国"。
在塔坝,没有繁华现代的高楼大厦,没有远山近水的秀丽风景,但塔坝华人却享有家庭的天伦和乡邻的温情;坐在"北京饭店"里,吃着盛在福寿字碗里的汤面,听着华人同胞娓娓的乡音,一股家的味道渐渐浓郁。(记者周珺)
(责任编辑:车东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