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要求各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坚持又好又快、好字优先,在着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积极建设生态文明。江苏省江都市地处南水北调东线源头。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促发展,着眼大局抓环保,着力打造清水走廊,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双赢共进,先后荣获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市等称号,为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作出了应有贡献。
坚持环保优先,提升建设水平。一是在城市定位上明确“滨江园林生态”目标。依托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修编完善新一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沿江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专项规划,加大对土地、长江滩涂、江滩湿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二是在城市布局上构建“一主两翼”格局。围绕加强南水北调通道沿线区域生态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构建以城区为主体、向南呼应沿江开发、向北建设邵伯湖旅游区的“一主两翼”城市发展格局。三是在城镇建设上凸显“绿色生态”基调。以城镇公共绿地为重点,以道路绿化为骨架,以沿江景观走廊为纽带,实施新通杨运河、高水河、老通杨运河等生态修复工程,建成龙川广场、人民生态公园、龙川北路游园等绿化工程,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19%。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一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布局调整,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淘汰落后工艺,提升产业层次。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近年来,全市工业技改投入年均递增40%以上,其中70%用于设备购置和新技术引进;160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计或ISO14000认证。二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建设40万亩花木产业带和蔬菜产业带,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不断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目前,全市高效农业面积比重达45%以上,“三品”基地面积突破70万亩。三是大力培育生态旅游业。建设滨江风景旅游区、花木之乡生态旅游区和邵伯湖特色旅游区,使生态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治污减排,改善人居环境。坚持城市生态建设与农村生态保护并重,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一是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近5亿元,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填埋场、临江四镇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污水的处理率提高到70%以上,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二是开展污染专项治理。连续4年开展治污专项行动,实施“蓝天、碧水、宁静”工程,先后搬迁城区污染企业8家,关闭污染企业和项目近110个。三是狠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市农村大力实施“三改二清一绿”工程,全面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努力改善农村环境。
健全工作机制,提高发展质量。一是强化科学决策。成立工业、农业、城建、环保4个专家组,对重要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进行综合效益分析,并全程参与新项目的现场勘探选址、环评文件审查、治污方案认证等。在决策过程中,坚持做到未作深入调研不决策、未作科学论证不决策、未听专家意见不决策。二是实行项目准入。对新上项目,既注重看其是否具有先进性和环保性,又注重看其能否拉伸产业链和循环链,同时要求做到“减二增一”或“减一增一”,实现排污总量平衡。三是改进考核办法。大力倡导绿色GDP理念,对各级干部进行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的双重考核。
(作者为江苏省江都市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