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击毁失控间谍卫星?
黄恒(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美国海军计划发射导弹,击毁一颗失控的间谍卫星,www.space.com网站19日刊载文章和模拟视频,显示了美军在击毁卫星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这家网站的太空问题资深作者伦纳德·戴维18日还发表了一篇博客说,这次撞击将让人想起冷战往事,美国于1986年首次完成了在太空中拦截有动力飞行目标的任务,而现在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当年是参与那次行动的工程师。
电脑模拟击毁过程
报道说,分析图像公司(AGI)的电脑模拟技术人员鲍伯·霍尔和蒂姆·卡里克制作了击毁卫星的模拟过程。这一电脑分析模型假定,部署在北太平洋的美国军舰对卫星发射标准-3型导弹。
电脑模型中得到的结论是:卫星总重量大约2275公斤;导弹从北太平洋的一艘船上发射,导弹将在大约距离地面240公里远的空中击中卫星;相撞时的速度大约为每小时36667公里。
碎片可能加速下坠
霍尔说:“导弹如何击中卫星还将取决于如下因素,包括卫星重返大气层的速度,两个飞行物的速度,还有他们是否试图让大部分残骸马上坠入太平洋。”
报道说,如果导弹成功击中卫星,不仅会让卫星变成碎片,而且会让金属碎片坠入大气层时加速。
“如果你想把什么东西从太空弄下来,你要先给它减速。你对它施加外力,使它飞行速度下降,然后从运行轨道上降下来,”卡里克说,“但现在,你要击毁这颗卫星的位置将在大气层边缘,所以你会让它以更快的速度下降。”
卡里克说,由于失控卫星正向地球飞来,拦截点的高度也比较低,所以不论出现何种情况,都不会使卫星的一部分碎片重新进入永久性太空轨道。
与1986年情况类似成功击毁卫星是否会对地面造成危险?戴维在题为《撞间谍卫星:触及星球大战史》的博客中写道,这次的情况与1986年首次太空拦截行动的情况类似,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轨道碎片小组那时就已具备了评估能力,而格里芬也很有发言权,因为当年他就在负责安全的小组,确保拦截不会对其他飞行器造成损害。
戴维写道,那次实验中,操控人员故意让两枚“德尔塔”火箭在距离地面220公里的太空相撞。目前,整个实验计划的实施过程还未解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