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手机读报
本报讯菇业合作社成为带动临猗县牛杜镇王景村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几年前,村民陈雨高就做起了发菇财的梦,但由于缺技术,就是入不了行。加入合作社后,仅平菇一项陈雨高就可收入近万元。
据悉,在王景村类似小陈这样的农户有117户。
王景村是个优质棉花生产基地。1998年5月,村干部陈崇收外出考察,发现村民冬闲种菇,是条延长棉花产业链条的致富路。于是,他特聘食用菌专家孟国平培训和指导村民种菇。首批刘创业、孟红平等8户试种成功,示范带动全村兴起种菇热。之后,由于种菇技术性强,容易感染报废,加上菇农单打独斗,难以抗击市场风险,资源优势一直形不成产业优势和规模效益。2006年5月,陈崇收将种菇大户和经纪人组织起来,选举产生了村菇业协会,实施技术培训、原料采购、生产标准、产品营销“四统一”,引导菇农抱团闯市场,当年种菇户猛增到80多户,总收入突破了100万元。
2007年,陈崇收因势利导,壮大产业成立了村菇业合作社,健全完善服务项目和功能,新设立了品种开发部和食用菌网络信息部,购置了电脑、传真机等自动化办公设备,实施网上营销,同时,不断引进新品种。如今,产品营销市场由传统的周边县市扩展到6个省市,催生出了货多不愁卖,高档货卖到高价位,每天都有采购专车挤在棚外抢购等货的新景象。村菇业合作社负责人杜小刚高兴地说:“冬菇一季下来,每户菇农至少增收1万元,全社总收入有望突破200万元,真正成为村民致富的支柱产业。”(穆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