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无情人有情。危急时刻,广州军区某师官兵发扬"98抗洪精神,奋勇投入抗灾救灾战斗,先后48次紧急出动万余人次、车辆5012台次,疏通道路108公里,运送供电设备96吨以及各类救灾物资2000余吨,以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赢得灾区人民的赞誉。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师政委陈杰抗灾救灾中的一个个感人故事。
1月29日下午4时,地方政府的求援电话打到了师部:临桂县黄沙乡,继交通、电力中断后,5000多名群众断粮,请求部队支援!不到10分钟,8台铲车、8台推土机、装满救援物资的30台运输车和2000多名手持铁锹、大锤的官兵集结完毕。动员大会上,陈杰声音响亮:“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是我们的战场。”
情况远远超出陈杰的想象。此时,山已被雨雪封锁,进山“冰路”坚硬湿滑。
“马上疏通道路!”陈杰一声令下,8台铲车和推土机齐声轰鸣,陈杰和2000多名官兵一字排开,大锤、钢钎、铁铲一起发力,厚厚的坚冰一层层被铲除。
2月3日10时,接到地方政府的求援电话后,一直奋战在抗灾救灾一线的陈杰立即带领327名官兵、18台车辆,以最快速度赶到永福县堡里乡,与在这里除冰通路及运送电力物资设备上拉茅山的300多名官兵会合。
到达现场后的陈杰大吃一惊:拉茅山海拔1000多米,山上积雪足足有30厘米厚,山路坡度达50度。容不得多想,陈杰和某集团军政委陈平华在现场研究线路抢修方案,科学部署和调整兵力。方案确定后,冰天雪地中,陈杰和官兵们一趟趟往返于山脚和山头,硬是把几十吨重的电力物资设备提前运上了山,为地方电力人员抢修电路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陈杰和家人两地分居,连续5年没有回家和家人过春节了。今年春节前夕,远在山东的父母和在北京的妻儿来到部队,指望能在部队和他过一个团圆的春节。可从1月29日到2月10日,他没有在家吃过一顿囫囵饭,留给家人的只有那来去匆匆的身影。
领导以身作则,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陈杰深知,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贴近任务贴近官兵才更有生命力。针对抗灾救灾任务繁重、人员车辆高度分散,气象环境复杂多变等特点,陈杰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带领党员突击队,承担最艰巨、最危险、最紧急的任务,使思想政治工作在“雪线”不断线。
“雪线”既是战场,也是考场。陈杰带领机关的同志坚持在抗灾救灾一线考察党员、考核干部,有意识把党员和党员发展对象、新毕业学员放在最艰难的地方锻炼。短短10多天,有8名官兵“雪线”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