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
正抱着手机躲在卧室,听女友絮絮叨叨追问“怀孕该食补还是药补”,门被猛然推开了。
“俏妞要吃奶。”妈妈的声音。顷刻,就听到女儿要吃奶的“啊啊”声,一声紧过一声。
“不好意思,下次再说,没说完的给我发邮件哈。”那边尚无反应,这边我已经把电话扔得老远。
好容易趁女儿午睡偷偷上会儿网。正聊到兴头上,小床上有点儿动静。
假装没听见,想偷懒再玩一会儿,没几秒钟那边就哇哇大叫。无奈只能起身去处理紧急状况,几时回来要看那边尿了还是要吃,要抱着还是要人陪。
支离破碎。
这是女儿快三个月的时候,我最贴切的生活状态。
最近的几天,更是寝食难安。我那可爱的宝贝,日夜颠倒了。
于是,白天我眼睁睁地躺在床上看她呼呼大睡,即使根本睡不着,为的是积蓄点儿体力,晚上能够和她较量。时钟指向12点,她开始发威,哭得撕心裂肺,像有人掐着她的脖子。那阵势,简直就是魔幻电影里的魔咒,中了之后准点发作,并且无药可救。
老公要上班,值夜班的,只有妈妈和我。我们俩轮流值班,盯着墙上像蜗牛一样挪动的钟表,时刻关注女儿发出的各种信号,紧急处理,一旦有半点儿等待,她就哭得一发不可收拾。
恨不得再把她塞回肚子里。
那时的她,无非是在肚皮下面拱来拱去,一会儿从这边拱出个包,一会儿在那边伸伸拳脚。
想起大学时玩的“打地鼠”,看地鼠的头从各个方向拱出来,眼疾手快地抡起锤子就打,直打得它落荒而逃,然后又从另一处冒出来。记得当时,我和老公一人抡一只锤子,打得浑身冒汗,得了高分就激动地跳脚,等待奖励的下一轮,一直打到手软也不解恨。
不过两年,打地鼠的手,齐齐抱起了奶瓶。
作为大学班级里第一位新妈,我和女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怀孕那会儿,每一个阶段都接受过多次采访,照片必须聚焦在肚皮上才看得过瘾。宝宝出生没十天,就来了一帮人,也不管你坐月子是否方便探视,进了卧室围着小床就不出来。让你秀肚皮,表演喂奶,演示换尿裤,示范哄睡觉,无视你抱怨的辛苦,齐齐恭喜你“生了一个玩具”,“打算自己也生一个玩玩”。
老公马上不无智慧地接了一句:“生了之后就知道是你玩他还是他玩你了。”
众人哈哈一笑。
未几,传来好消息,×××的老婆有动静了,××正在做孕前调养。这些生在80年代,不久前还称“自己还是孩子”的年轻人,突然就大动干戈了。
“不然和你的孩子都有代沟了”,“你能行,我们也能行”,每次听到这些豪言壮语,都不忘抱怨一下自己的现状,然后危言耸听:
生了孩子,自己就被丢在家里最不起眼的那个角落了。你的需要一切退后,孩子的需要一切上前。你甭想再和老公去看一场电影,那两个小时如同煎熬,让你恨不得打了车就飞奔而去,别说什么欣赏享受了。去买条裤子,眼睛必须如同卫星定位,迅速锁定,“基本可以”是最大目标,再也别想像从前的气定神闲中比较优劣。去超市?还是免了吧,购物的乐趣交给老公,自己在家开单子就好。这种小事根本不值得出门,出了门也是与时间打架。那些老公不能代劳的,那就网购、电话订购吧,打开购物网或翻开购物目录,付完账等着上门送货就好了。
他们听得直乐,怎么生了孩子,就要做深藏洞中的白毛女呀。
那可不是?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自身与世隔绝,琐事更是连绵不绝。
手机不断在响。
内容不再是公婆驾到,二人冷战,香港扫街,两厢还是三厢车,突然开始集中一个话题——孩子。
那些先前扬言“不敢要孩子”的男女同胞,看着听着我这样的手忙脚乱,居然萌发了一轮前所未有的生育热情,纷纷奔走相告:走,大家都生一个玩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