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2月24日电 (记者叶锋)从23日起,被上海市民称为“亚洲第一弯”的上海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开始拆除。“第一弯”遭拆,是上海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工程的实际需要,但这段著名的高架路设计使用寿命100年,建成不到11年即“退休”的现实,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中国许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专家指出,城市建设规划应走出“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误区,相关决策应着眼于整个系统、而非某个项目,提高预见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与浪费。
上海延安路高架西起虹桥机场,穿过中心城区后直抵外滩。驱车从外滩下匝道驶离高架时,林立的摩天大楼已被甩在身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和浦东陆家嘴现代建筑群扑面而来,视野豁然开朗。因此,这条匝道被上海市民得意地称为“亚洲第一弯”。
这一工程1996年7月28日开工建设,1997年11月28日建成通车,全长3.06公里,投资13.4亿元人民币。当年主持延安路高架东段设计的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工程师邵理中说,当时设计外滩下匝道是从交通需求和减少对外滩景观影响等角度考虑的,经过大约两年时间才确定“第一弯”的方案。其设计使用寿命是100年,使用10年多来,该匝道除了常规养护,没有经过大的整修。
但没过几年,“第一弯”的命运即生变数。随着外滩-浦东CBD(中央商务区)建设的推进,以及浦东房地产的迅猛开发,增加外滩地区过江通道以及更好保护外滩风貌已成当务之急。
2004年,上海市有关部门就面向国内外征集“浦西外滩道路转入地下可行性方案”。2005年2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和一家工程顾问公司联合设计的《上海市外滩地区功能发展和综合交通规划》中选,“第一弯”将被拆的声音于是传出。
2007年底,上海市建设交通委相关负责人向上海市政协委员们证实了“第一弯”将在2008年被拆的消息。据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工程指挥部介绍,“亚洲第一弯”拆除后,到2010年世博会前,外滩将建起3000多米长的地下通道,大量车辆改走地下。这项工程的实施将“使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外滩城市核心区的历史风貌和综合功能得以恢复和提高”。
23日凌晨开始,这条匝道开始被拆除。一同被拆的还有延安路高架其余3条匝道以及上海自然博物馆至中山东一路一段长约450米的高架主体部分。
“当年建成的时候,没人料到它10多年后就会被拆除。”邵理中觉得“第一弯”被拆“很可惜”。几天来一直在“亚洲第一弯”拍照的市民杨志中见证了匝道从建设到开始拆除的全过程。他说:许多“建设”和“破环”市民都能够理解,但还是希望有关部门在规划、设计时能够估计充分一些,少一些遗憾和浪费。
近年来,像“第一弯”这样大型公用、民用建筑“过早退休”的情况在中国各地屡屡发生。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教授孙立军说,在目前的城市发展节奏下,基础设施的不断拆除、建设是难以避免的,为整体作出局部“牺牲”也可以理解,但如果一味依靠“拆-建”这种“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模式,其发展空间就很有限,不少规划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结果却会加剧矛盾。
孙立军指出,道路建设的规划应提高预测的科学性,同时整个规划设计的决策应该超越一个项目,而着眼于整个系统。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