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柱通讯员熊华)“家里还有点事要处理,晚走两天也没有啥了不起。反正我有技术,出门还怕找不到活干?”元宵节前夕,四川江油市农民工赵刚林在当地火车站退掉了前往上海的车票。记者当天在退票窗口看到,像赵刚林这样不太在乎手续费而退票的农民工有五六位。
这些人都经历过地方政府和工会组织的各种培训,并不特别担心晚出门会失去打工的机会。
今年40岁的赵刚林,是一名经过严格培训的技术熟练的钢筋工,之前在上海从事多年的建筑活计。对推迟返回行程是否会影响找工作,赵刚林自信地说:“出门在外只要有手艺,要干的活路工种就多得很!要是工资太低,我还不想做呢!”
法律知识的普及,更为农民工出门打工增添了底气。在成都火车站由四川省总工会设立的进城务工人员维权咨询站前,一位农民工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他在外地打工的企业没有按合同付足工资,他们同村去的十多名农民工求助于当地劳动部门和工会,顺利地要回了全部工资。
在江油火车站从事20多年客运工作的唐晓蓉,见证了农民工精神状态的变化。她说:“以前的许多农民工,背着铺盖,揣着馍馍,唯唯诺诺地挤火车外出务工,叫人看着好不心酸。现在的一些农民工穿戴整齐,提着拉杆行李箱,自信从容地上车。特别是许多有知识和技能的80后农民工,就像外出旅行一样神气。”
对这种新变化,四川有关专家指出,这主要是因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工会将关爱农民工的口号真正变为了现实,让农民工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各种技能培训使农民工有了更多挣钱本领,越来越多地从过去的“下苦力”转到技术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