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全省重建家园
年初的大雪,给湖南带去了一场五十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全省十四个市州普遍受灾,受灾人口达到三千九百多万,因灾死亡20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一百三十亿元。现在虽然大地回暖,湖南灾区的冰雪已经逐渐消融,水电交通也逐步恢复了。
2008年2月19日,记者来到了此次受灾最严重的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尽管雪停了已经一个多星期,但屋顶山坡上还有厚厚的积雪,记者沿着刚刚修通的盘山公路前往目前还没有通电的百丈村,沿途的大片大片的山林被冰雪压垮,拦腰折断,曾经郁郁葱葱的山顶变成了光秃秃的,强大的暴雪对村民的房屋也造成了摧毁,记者在村子里见到了正在瓦砾中捡拾瓦片的段大爷,他家的屋顶在一夜之间被大雪压垮。
段大爷今年60岁了,一直没有结婚,无儿无女,这座房子是祖上留下来的,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每隔两三年段大爷都会修整房顶,没想到这次会因为大雪而垮塌,段大爷在庆幸自己逃过一劫的同时,也为自己大冬天住在哪儿而发愁。
没想到,第二天村里就给段大爷找了一间房子安置了下来,而且送上了一些基本的生活物资。段大爷每天都在倒落的瓦砾里寻找一些完整的瓦,堆在一起,尽量在重新修房子的时候能少花些钱,但段大爷最发愁的,是自己没有一笔钱来修房子。
除了段大爷之外,此次冰灾中良田镇倒塌房屋的人家有80多户,他们重建家园都面临着资金上的困难,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从2006年开始,郴州市就由财政出钱,给全市所有的农民房屋进行保险,段大爷这次可以从保险公司领到5000元的赔偿。
此次冰灾对学校校舍的破坏也非常大,良田镇百丈村村主任段楚雄带记者来到了村小学的一个礼堂,这里一半的屋顶已经完全塌了下来,厚厚的雪现在还覆盖在瓦砾上。
在村小学的院子里栽的30多棵各种树木也全部折断,一片狼藉,一排平房也出现了倒塌,学校已经在墙上写上了“危房危险”的各种标语,这所小学有80名孩子在这里读书,郴州市良田镇百丈村村主任段楚雄正在想尽办法能让孩子们按时开学。
记者正在百丈村小学采访的时候,恰好碰到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朱俊杰带队来学校查看受损情况,他告诉记者,此次湖南全省学校设施受损十分严重。
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朱俊杰:“大概受灾严重学校七千余所,从房屋的损害,主要是一些高寒山区和山地这样的学校。”
尽管开学日期逐步逼近,但由于各地都积极恢复交通和电力设施,并逐步完成了危房鉴定工作,确保房屋安全,朱厅长告诉记者,湖南绝大多数的学校都能够按时开学。
朱俊杰:“我们估计80%到90%以上的学校能够如期开学,但是有10%左右的学校,我们将顺延适当的推迟开学,但是我们将在整个教学计划上做适当的调整,我完全相信我们省里面基础教育,在群众的支持下,政府和党委的领导,上级的关心一定能够度过这一关。”
在湖南郴州农村,保险公司为灾民救灾提供了新的保障,但一些中小学校受损的教室校舍,还需要大家帮忙尽快修复,除了房屋大面积倒塌,湖南灾区损失最大的还是农业,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246.7万公顷,死亡大牲畜60.9万头,几乎所有的越冬农作物在冰灾中都受到毁坏,现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耕时节,灾区的农民又如何面对这场灭顶之灾?
作为保障长沙市蔬菜供应的主要基地,全年播种面积达30万亩以上的长沙县在此次特大冰灾中蔬菜种植损失惨重,去冬存园蔬菜8.6万亩全部受冻,7.2万亩失收,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1.38万亩冬种春收蔬菜全部冻坏,60%越冬菜苗已冻死,总数达到24万株,各类大棚有420个被压垮。
雪刚刚停,年还没过完,长沙县黄兴镇村民刘畜声就跟村里的乡亲们下地清理冻坏的蔬菜和压塌的大棚,以便能够赶快趁着气温转暖,种一些速生蔬菜,尽管村里家家都受了灾,但村民们还是自发地团结起来,互相帮着恢复蔬菜生产。
重新种植蔬菜最需要的就是种子化肥和农膜,看着自己的新大棚搭的差不多了,老刘赶紧来到镇上的农技站去买种子,老刘原本担心买种子的人多了,供应会紧张,没想到自己很顺利地就买到了茄子、辣椒等10多包种子,看着满仓库的化肥农药,老刘放心了。
长沙县黄兴镇农技站站长黄树斌:“我们为了帮助农民搞好农民生产,我们的肥料准备了三百多吨,农膜准备了五吨多,还有各类种子,应该可以满足农民上半年的生产需要。”
更让老刘想不到的是,黄兴镇政府派人挨家挨户地统计各家各户需要的种子种类,并很快地组织来种子发给了蔬菜种植户,领到种子的农户都乐得合不拢嘴。
长沙县黄兴镇镇长谭五一:“这个雪消融以后,我们就马上组织了进行登记,需要种什么要的菜种,我们就根据农户的需求,把这个种子供应进来,随地登记,就地摸底,摸底以后再进行补贴,你像我们,我们镇党委政府已经组织了农户发放了一百五十万。”
与此同时,黄兴镇的蔬菜协会也没有闲着,从2月8日开始就将《黄兴镇蔬菜防寒抗冻及灾后恢复生产技术》发到了每一个农户手里,黄兴镇蔬菜协会会长章继业时不时地就会到老刘的菜地里,给老刘在种菜和修复大棚上面提供技术支持。
长沙县黄兴镇蔬菜协会会长章继业:“我们就是派我们的技术员上门服务,上门主要是告诉他们几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说,包括五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说节收的蔬菜,怎样把这个菜砍掉运其走,把田翻耕,再一个就是说把膜盖好,最后一块就是播种,就是说像这种蔬菜叫做青沟沥水。”
长沙市从2月18日开始了“万民机关干部下基层,抓紧生产补损促发展”的活动,长沙县也从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就派出了青年干部到基层指导农民开展“五抢”的灾后重建工作。
湖南省长沙县委书记杨光荣:“第一抢是抢收,还有一点作物抢回来,马上送入市场保证市场的供应增加收入;第二个抢种,抢种这么一两个月生产期收成蔬菜,尽早节后上市;第三是抢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让我们这些茶叶,苗木果树能够把这个冰冻的伤害降小到最小的程度;第四是抢修我们这些农业生产的设施,包括我们被一些压跨的大棚等等;第五是抢备,抓紧抢备群众物资,一年之计在于春。”
现在,老刘的一个大棚已经重新搭了起来,一块地马上就要翻整完毕,一个星期之内就可以全部播种,而周围几个农户都已经播种施肥了,老刘很自信地告诉记者,一个多月后,他地里的菜就会全长出来,源源不断地卖到长沙的市场上。
黄兴镇蔬菜协会估算了一下,通过科学种植将蔬菜提前上市的方法,菜农的蔬菜就能够卖上一个好价钱。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灾后重建工作,长沙县委县政府对全年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杨光荣:“通过这些综合措施的采取,今年我们各项经济工作的目标,包括我们农业生产的目标,农民收入增长的目标没有变化。”
长沙县尽管今年农作物损失惨重,但政府确定农民增收的目标并不会降低,不过,在湖南这个农业大省,农民收入不单依靠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在他们的收入中也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特别是湖南产的生猪,每年都大批量供应广东和香港市场,那么,湖南省的养殖业天灾之后能否恢复元气呢?
湖南天心牧业有限公司原种猪场在此次50年不遇的冰灾中,4栋猪舍被夷为平地,倒塌的4栋猪舍都是钢筋水泥结构,应是非常牢固的,但仍被厚厚的冰雪压垮变形,这4栋猪舍里面原来都有2000多头种猪,1月28日凌晨这场突如其来的坍塌让大量的猪掩埋在了房顶的废墟之中。
与此同时,长时间的断电和低温,让这里的很多刚出生的仔猪活活冻死,湖南天心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友泉初步地统计了一下,这次冰灾给他们公司造成了上千万的损失。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为了防止种猪场再出现疫病的爆发,这里已经加大了消毒防疫的力度。
由于现在的猪舍已经不够用了,张友泉考虑最多的就是早日把更加结实的猪舍建起来,张友泉准备今年再加大一下技术力量的投入,保证种猪产仔的数量和成活率,以减少损失。
湖南省望城县甲鱼养殖场的王成也跟张友泉一样,也在这次冰灾中损失惨重,由于停电和低温,他在温室里面培育的近万只甲鱼苗纷纷死亡。
王成的甲鱼苗损失就有4万多块钱,看着今年的希望就这样被一场冰冻给浇灭,王成一度非常低落,现在又是培育甲鱼苗最好的时候,过了这个季节,今年就很难有收入,王成最缺的就是一笔资金来购买甲鱼苗。
但令王成没想到的是,望城县政府紧急出台政策,对在此次冰灾中受到损失的养殖户提供贴息贷款,很快,望城县畜牧水产局就帮王成做了担保,王成很快就在农村信用合作社里,拿到了5万元的贷款。
望城县由于靠近湘江,当地很多农户都在养殖水产,被誉为长沙市的“百里水产长廊”,此次冰灾共冻死鱼种1800万尾,成鱼2569吨,乔口镇渔民李新民承包了10多亩的鱼塘,损失2万多元,记者见到他时,他已经开始往鱼塘里放鱼苗了。
由于灾后各地大量需要鱼苗,造成了鱼苗紧张,渔民今年自己购买鱼苗很困难,望城县畜牧水产局特意从外地组织鱼苗来提供给渔民。
望城县畜牧水产局局长刘云辉:“我们走出望城,与这个外地进行衔接,主要是这个鱼苗的调进进行衔接,由前线调整鱼苗将近达到五十万尾,来补充我们这个鱼苗的不足。”
在政府的帮助下,李新民决定今年不再养原来的四大家鱼,而改养市场卖价更高的鲑鱼和青鱼,这次冰灾尽管给当地带来了重大损失,但也给当地的水产业重新改良鱼种提供了契机。
望城畜牧局水产科科长蔡云潜:“没有鱼种了,就是通过调整结构从外地引进民特优品种来补充这个养殖,是我们现在这个水产品养殖结构一个新的变化,所以养民特优新的品种,就是我们这个水产养殖这个路高效科学发展的一个方向。”
半小时观察:用新思路重建家园
作为灾区中的灾区,湖南前一阵子的灾情给全国老百姓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京珠高速湖南段的大堵车,断水断电十几天的孤城郴州,温总理几天之内两赴湖南,当人们记录这场天灾的时候,这些发生在湖南的故事都成了最醒目的标志。不过,我们相信,在抗灾重建的过程中,湖南将给我们留下更多的记忆。
从失去家园的段大爷,到颗粒无收的老刘,我们从这些普普通通的灾区百姓嘴里,我们听到的不是怨天尤人的叹息。更重要的是,从他们的自救中,我们发现了很多以前看不到的新变化。政府财政给村民房屋集体投保,这回给不少受灾百姓带去了意外的惊喜,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科学种菜、提前上市,让农民大灾之年增收有了底气,养殖企业也正好趁这个机会转向附加值更高的品种。
这些转变其实就是新的商机,新的市场。有句话说,生活中重要的不是机会,而是发现机会的眼睛。大灾之后,我们更需要有这样一双眼睛。
主编:张凯华
记者:周羿翔
摄像:李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