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沙特$5000亿造4个香港 欲变身工业强国
商报记者朱磊
据香港商报今日载文报道,国际油价漫天疯涨,令沙特王国迎来了实现工业强国梦想的春天。
5000亿美元建6座工业新城
2007年11月的一个下午,随着午休结束的铃声响起,数以千计的工人突然从四面八方涌入视线,他们或步行、或骑车、或坐公交车,人头攒动,让这片巨大的工地开始强健地搏动起来。在这片沙漠上空,起重机、高塔和横梁纵横交错,超过3.8万名来自中国、印度、土耳其和其它国家的工人在其间劳作,这些工人已经在此忙碌了两年,为的是建造一座规模在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石化工厂。到今年年末,这座红海边上的巨大的钢铁城市就要在全球化的巨型机器里运转起来:在这里生产的塑胶将被运到日本生产电视机,运到中国生产手机以及各类将被销往美国和欧洲的商品。这座化工厂的建设成本也因为材料和劳动力的匮乏比预计翻了一番至100亿美元,建造厂房的钢铁是当年制造埃菲尔铁塔时的十倍。这座建设中的石化工厂全名叫拉比格石化公司(Petro Rabigh),由沙特国家石油公司(简称,沙特阿美)和日本的住友化工公司联合投资建设。负责工程管理的一位美国人在陪同《纽约时报》记者乘坐巴士参观厂区的时候,似乎有些出神。“我以前参与过很多大工程的建设,但这个工程的规模实在太惊人了。”他说。规模并不是最重要的。沙特希望借此项目的运作大胆一博,将自己从石油王国变身成为工业基地。石化工厂的建设仅仅是一个5000亿美元投资项目的一部分。
总面积堪比4个香港
这项由83岁的老国王阿卜杜拉支持的投资项目,计划在沙特境内建造6个新城,其中包括西海岸的“阿卜杜拉国王经济城”,麦地那附近的“知识经济城”和北部的“穆赛德亲王经济城”。沙特国家投资局希望这些新城能在2020年为沙特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500亿美元的收入,创造一百万个新的就业机会,并为500万人口提供落户之地,同时使沙特的经济在未来的20年间逐渐从单一的石油出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新城的设计将《刀锋战士》中的未来风格与传统的阿拉伯风格相结合。它们将肩负起4个工业领域的发展重任:石油化工、铝业、钢铁产业和化肥业。根据沙特英国银行的计算,这些城市的面积加起来将有4个香港那么大,人口是迪拜的3倍,经济产出将可与新加坡媲美。除此之外,沙特的工业计划还包括,建造4个炼油厂、两个石化工厂和一个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建造这座大学的社会捐助额将达到100亿美元。
“在过去的20年里,沙特的经济发展缺乏明确的目的。”总部设在首都利雅得的沙特英国银行(SABB)的首席经济分析师John Sfakianakis说道。“现在,大家的感觉是:我们赢了把乐透彩,可别把这笔钱浪费了。”
滚滚油元催谷发展春天
如果能源价格没有漫天疯涨,令石油大亨们赚得盆满钵满,沙特王国的宏伟经济战略简直是不可能的。自2002年以来,国际油价已经翻了两番,此前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的原油期货价格甚至曾升穿每桶100美元。
石油收入5年激增一倍
据华盛顿的国际金融学院统计,从2002年到2006年间,海湾国家的石油收入高达1.5万亿美元,比上一个五年增长了一倍。作为它们之中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赚得最多。其实,工业现代化、发展经济并不是什么新概念。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沙特一直在为经济多元化作出努力。最著名的例子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沙特试图改善沙漠环境的计划,沙特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种植耐盐植物,甚至试图在沙漠上种植农作物。但八九十年代,长期的低油价使这些发展经济的梦想成为泡影。政府90%的收入还是来源于石油出口,石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
国内生产总值翻番
而在油价飙升的今天,沙特显然迎来了实现工业梦想的新的春天。政府有足够的底气来投资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改善政府财政。过去五年间,沙特的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就算排除石油的因素,自2002年以来,沙特的经济增长也达到了年均4%到6%的速度。石油并不是沙特经济增长的唯一引擎。沙特的私有经济也发展迅速,现在已经占到国民经济的45%,而20年前,这个比例仅为20%。据沙特英国银行的统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沙特的私人资本在国内的投资翻了一番,大约占现在国内总投资的20%。
“大把大把的资金正在寻找投资机会。”沙特汇丰银行的首席执行官Gray说。
政府负债锐减
财政状况的改善是显著的。1999年,沙特政府的负债相当于当时国内生产总值的1.2倍。现在,随着政府逐渐偿还债务和财政状况改善,沙特的负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已经不足20%。去年,沙特的政府预算盈余为480亿美元,是2003年时的5倍。今年,政府预算创了历史纪录,而预算仅仅是基于国际油价45美元一桶的保守估计。毫无疑问,到了年末,沙特政府的盈余又将达到一个可观的数字。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