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学生的观点独特,引起同学们大笑。 专题摄影 时报记者 萧嘉宁 |
和社工们谈起“艳照门”事件,赤岗中学的学生毫不回避勇于发表自己观点。 专题摄影 时报记者 萧嘉宁 |
“艳照门”事件引起政府部门重视并筹划多种方式引导
团市委开通热线 、提供社工为青少年解惑
记者了解到,“艳照门”事件已经引起政府部门对事件的重视。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副书记李洁明以及广州市中学德育研究会会长冯志伟接受了记者采访。
提供两种途径解惑
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副书记李洁明认为,针对“艳照门”事件为青少年提供的服务应在全市铺开,目前团市委正在策划如何以更好的方式来展开工作。
他表示从上周开始,团市委已在筹划如何开展工作。现在除了为青少年提供专业社工服务外,青少年还可拨打12355的心理热线求助。“我们会继续组织动员全市心理专家参与,努力为青少年解开内心疑惑。”
教育部门要主动应对
广州市中学德育研究会会长冯志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艳照门”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而市教育局等主管部门也应主动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讨论和研究,不能回避,否则将错失对青少年进行正确道德教育的良机。
冯说,他非常赞成类似“青年地带”这样针对性回应项目在全市铺开,“对于‘艳照门’,应让青少年敞开谈,学校一定不能封闭应对,要提供开放空间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引导他们,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并教他们不要盲目追星、学会如何保护自身隐私及尊重他人隐私等。”
冯认为,广州近些年来在德育方面一直不如香港开放,有时太封闭、操作方法也不恰当,“像香港方面,师生之间常常畅谈与成长的各种相关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也能解决成长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不会诸多限制,尊重学生个性,因此能够深入人心。事实证明,有些敏感话题,采取开放态度比封闭态度要取得更好的效果,也更能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冯志伟表示,暂时未看到市教育部门对此事件的具体指引,我认为教育部门不应回避事件,而应对此事展开讨论或研究,以便让学校有更具体的正确的应对措施。同时,他表示,希望学校联合家长、社区,因时、因地、因人来组织相关讨论教育活动,让青少年在“艳照门”这一事件中能够获得更多正面的引导和影响。
“艳照门”事件大学生反应平平,“sex红绿灯”游戏测试显示
婚前性行为:仅6.1%大学生反对
时报讯 (记者 朱小勇 实习生 周秋敏 通讯员 翟芸稚) “艳照门”事件使公众对事件的关注渐渐超过了艳照本身,开始涉及事件的社会影响以及道德讨论。为减少事件对青少年造成的恶劣影响,昨天,广州市青年文化宫“青春健康快车”在青宫展开了一场“性行为与决定”的课程,设立“sex红绿灯”游戏,为青年学生解除在性问题上的困惑。
近四成大学生支持婚前性行为
参加本次讲座的学生来自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城市职业学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等院校。讲座设置一个“sex红绿灯”的游戏,测试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绿灯代表支持婚前性行为,红灯代表持反对态度,黄灯代表中立。从游戏的测试结果看,34.7%的大学生支持婚前性行为,其中男生占绝大多数,59.2%的大学生持中立态度,只有6.1%的人反对婚前性行为。说明当今大学生的性观念还是相当开放的。记者现场了解到,部分大学生表示并不介意将来伴侣不是处男或处女。
女生应学会勇敢说不
对于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市青年文化宫“开心工作坊”心理辅导导师、香港众慧资深心理咨询师黄家良表示,应该充分考虑到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从而做出理智的决定,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恋爱双方是否会发生性关系大部分主动权是掌握在女生的手中。女生应该学会勇敢地say no ,不应存在以性换爱的思想,不要担心拒绝的话就会伤了对方的心,失去对方的感情。只要女生能保持理智,能够做到委婉地拒绝男伴的要求,不但不会影响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反而可以使两个人相处得更加轻松和谐,不造成心理上的隔膜。大学生情侣应该尊重对方设定的界限,不直接或间接伤害对方。
黄家良如何看待“艳照门”事件?他在回应现场学生提问的时候说道,青少年在两性交往中要学会设立界限,要做到对自己的行为和对他人负责。黄家良表示,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很重要。
超八成大学生接触过艳照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大学生对于“艳照门”的看法还是比较理智的。一位女生表示,此次事件责任不是在陈冠希一人身上。仅仅是因为他们是艺人,所以才会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事件引起大学生对性观念以及爱情观念的思考。
据悉,超过80%的大学生都有接触过艳照,但是对性逐渐有深入了解的大学生还是能正确面对的。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大一男生小符表示,自己曾收到朋友发过来的500多张打了格子的艳照,但仅仅是因为带有对艺人的好奇以及那么一点人人都有的窥私心理而来看那些照片的。小符说,如果抛开他们艺人的身份,这些照片就是一对情侣的一些亲密照片罢了,对自己不会造成什么大困惑。
婚前性行为态度调查
34.7%的大学生支持婚前性行为,其中男生占绝大多数
59.2% 的大学生持中立态度
6.1%的人反对婚前性行为
(受访人数:60人)
■编辑点评
面对“艳照门”
学校失语让人忧
“艳照门”发生多天后,终于看到有学校直面事件,对学生开展专题探讨。可惜这样做的并不很多,大部分学校依然是不知所措,只“希望事件早点过去”。这种对突发事件束手无策的失语状态,只会加深学生的困惑和不良心理,比“艳照门”本身更让人担忧。
互联网时代,像“艳照门”这种“很黄很暴力”的事件,它的出现和在学生中流传,都是难以避免的,现在有,将来还会有。以为它属于偶然现象,企图以沉默方式来减少传播和影响,都是回避现实的驼鸟式做法。
香港从教育局到社会团体,从大中小学到电台网站,纷纷编教材办讲座,快速反击“艳照门”,收到很好效果。与之相比,我们无疑多了几分惶惑和观望。
笔者以为,这种应对上的消极态度,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学校和教师长期深受所谓的“行为规范”的制约,满足于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计划;各种各样的考评和达标的规定,更让他们谨言慎行,不敢“擅自”作出应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面对“艳照门”在校园内外闹得沸沸扬扬,他们“稳妥”的做法就是等待上级指示。某学校校长坦言:他们意识到要加强引导,但又怕把握不好被“枪打出头鸟”。
其次是对“负面新闻”的惯性反应。受某些政府部门影响,教育部门也常常把新闻事件分为正面和负面,正面“正说”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对负面的东西,“正说”多有不宜,“反说”往往也须依照某个意见统一口径,否则就会戴上“缺乏正确引导”、“扩大负面影响”的帽子。某区教育局人士曾公开表态:哪个学校搞这种活动(专题课程)就是搞噱头,在作秀。因此,对“艳照门”这个极其敏感的负面事件,绝大多数的校长、教师,都认为“不宜声张”而三缄其口。有校长至今仍在强调:“这个不好把握,搞不好会把学生引偏。”此外,要消除涉黄的影响,我们的为人师者在知识和经验上也是明显不足。他们对此不是一筹莫展,就是闪烁其词,不知如何对学生解释。那些曾在“性教育”上大轰大擂而风头一时的学校,也概莫能外。这足以表明,校园性教育从啥时抓起都不重要,从体制和教师抓起却是必不可少。贺贝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