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老人状告次子讨要亡夫遗骨》追踪
法庭相见 八旬老母脱鞋怒打幺儿
本是骨肉至亲,可原本属于这个家庭的天伦之乐却被接二连三的官司无情打破。当86岁高龄的孔淑华 老人与原告席上投来的目光在空气中相触的一刹那,悲愤至极的老人一边哭喊一边脱下鞋子追打这个两年 多来只能在法庭上才得以相见的小儿子。
起诉长兄 只为恢复名誉
就在孔淑华老人起诉小儿子蔡瑞(曾用名:孔泽云)讨要亡夫骨灰盒及追讨墓地使用权的案件(本报 曾在2007年11月7日对此事进行报道)尚未开庭审理之际,蔡瑞以长兄孔泽林侵犯其名誉权为由向昆明市 西山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法院判令被告以书面《致歉函》(亲笔书写、不少于300字)的形式 在原告指定的报纸上刊登,以此向原告赔礼道歉,但同时并不会要求被告进行经济赔偿。
蔡瑞的起诉状中提到,自2005年起,原、被告的父亲蔡宗汉(曾用名:孔广华)与母亲孔淑华发生离 婚纠纷并诉至人民法院,由于离婚当事人属于一对耄耋老人,各大媒体都予以不同程度的报道。在此期间 ,被告利用媒体的关注四处散布对原告不利的言论,具体事实归结为以下四点,即:虚拟原告在以前共同 做生意时乱报帐、吃回扣;霸占父母位于月牙塘小区的房产;私拿父母存款及挑唆、威胁父母离婚。
该事件经过媒体报道后被多次转载,致使原告的亲友、同事及社会公众对原告的人格和品行提出质疑 ,在影响原告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伤害,故此向法院提出以上要求,以达到消除不良 影响,恢复名誉的目的。
怒打小儿 只为讨回骨灰
就在脱鞋怒打儿子被法庭工作人员搀扶到休息室后,孔淑华老人依旧无法平息满腔愤怒。面对一直关 注事态进展的记者,老人开始泣诉自己的不幸遭遇。老人说自己尽心尽力将孩子们拉扯大,尽最大努力维 护家庭幸福,没想到一生寒苦却不能安享晚年。由于与小儿子蔡瑞的官司未了,其余5个子女也因经济拮 据,并不能为老人提供帮助。目前孔淑华老人每月900余元的收入不仅要维持生计,还要买药治病,生活 早已陷入困境。
“我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拿回老伴的骨灰,在我百年之后与他合葬”孔淑华老人说自己并不是很清楚 此行的真正目的,但之前通过熟人得知老伴的骨灰并非“失踪”,而是被小儿子安葬在大理,因此前来向 蔡瑞讨要老伴的骨灰,以便在百年之后与他一同长眠于双方早前共同购买的位于金宝山忠B3 第11排第66 号墓地。
就在双方举证过程中,孔淑华老人执着地手持木棍守侯在紧闭的大门外声称要与蔡瑞拼命。大门开启 ,老人不顾众人阻拦冲到蔡瑞身边,举起手中的木棍用力向对方背部连击十余下,即便被劝开后依然大声 控诉对方的种种不是,而在此过程中蔡瑞始终双眼通红低头不发一言。
审理并没有终结
昨日9时,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福海人民法庭开庭审理此案,原、被告双方在庭上进行了举证质证 ,整个过程中所有媒体记者均未被获准进入现场旁听。蔡瑞面对媒体采访并不愿意多谈,仅表示对母亲痛 打自己虽然感到痛心却不会责怪,但“绝不原谅捏造事实诬告我的大哥”,皆因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按照 早年入赘孔家的老父遗愿为其更名认祖归宗并把其骨灰盒安葬在大理,但媒体的报道使他感受了前所未有 的压力。
“他是做了亏心事被媒体报道后觉得没有面子,打官司只是为了挽回面子,为了报复我”步出法庭的 被告孔泽林神情轻松地表示对打赢官司抱有信心。自己在面对媒体时所说的一切都是转达母亲的意愿,并 无任何偏颇之处,这次的官司结束后也不会与蔡瑞再有纠缠。
作为蔡瑞的代理律师,马军震序律师事务所的何为民律师接受采访时表示,举证过程中原告方针对四 点存在事实提出了6组证据证明被告侵犯原告名誉权。针对被告代理律师以本案诉讼时效已过为由提出的 答辩意见,何律师认为自2005年7月30日此事首次见诸报端开始至2007年底,陆续有媒体跟进报道,并没 有超过诉讼时效。如果被告方认为诉讼时效已过,则必须向法庭提供有效证据证明诉讼时效的起算点,再 由法院据此作出判断。由于举证材料过多的缘故,法庭将再对双方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后择日进入辩论程序。
“这本是一起不该发生的诉讼!他们本就是一家人,如今却要对簿公堂,相信不仅是在场所有人不愿 看到的,他们九泉之下的父亲也不会瞑目!”在亲眼目睹了母亲痛打儿子的一幕后,何律师表示他相信亲 情还会回归,只是需要一个过程。而对于这个也许历时漫长的过程,已经86岁高龄的孔淑华老人还有多少 时间去等?没有人愿意面对这个略显残酷的现实。
事件回放
2005年12月12日,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孔广华诉孔淑华离婚一案。孔淑华称,法院判决 驳回孔广华的离婚请求后,小儿子孔泽云(即本文中蔡瑞)一直将病魔缠身的孔广华藏匿起来,孔淑华及 其家人直至2007年6月13日才在殡仪馆见到了因病去世的孔广华老人遗体。孔广华的骨灰盒于同年6月16日 被孔泽云取走,从此下落不明。为维护自己合法祭奠权和悼念权,孔淑华将小儿子孔泽云告上法庭讨要亡夫的骨灰,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将于2008年3月5日开庭审理此案。
本报记者 唐娜 实习记者 秦震/文
本报记者 符光周/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