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数据为基于5级量表的得分,5分表示非常满意,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 |
2007年零点中国居民生活质量调查系列报告之一
总体生活满意度:农村居民上升,城市居民下降
比较历年城乡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发现:在2000年-2005年间,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均高于城市居民;2006年,城市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有较大幅度提升,首次超过农村居民。而在2007年,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有所回升(3.44分→3.53分)而城市居民有较大回落(3.52分→3.35分),城市居民的总体生活满意度再次跌至农村居民之下。
比较城乡居民对于自己各方面情况的两年评价结果发现:城镇居民个人经济状况满意度(3.26→3.15分)、社会保障满意度(3.33→3.13分)、职业状况满意度(3.45→3.32分)、物价波动承受力(3.4→3.25分)均有所下降,但养老忧虑感有所缓解(3.04→2.86分,分值越高表示忧虑感越强);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满意度(3.18→3.0分)、社会治安安全感(3.63→3.21分)有一定幅度下降,但对于自己未来社会竞争力信心(3.01→3.24分)有较大提升,业余娱乐生活满意度(3.26→3.36分)略有上升,养老忧虑感(3.1→3.0分,分值越高表示忧虑感越强)也有所缓解。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居民,政府管理信心度,包括政府管理国际事务信心度、政府管理经济事务和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信心度,均全面提升。特别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信心度提升显著(3.46→3.76分)。
零点研究人员认为:首先,2007年农村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上升而城市居民下降,与食品价格对农村、城市不同的影响作用有一定的关联。其次,农村居民2007年生活质量提升,得益于中央对农村政策的根本转变,对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环境和转移支付大量增加。但是,最后我们还应该看到,在经济状况、工作状况、养老等实质性问题并无明显改善,社会保障满意度和社会治安安全感明显下降的条件下,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感更多地是基于对于政府的高信心和对于未来生活的高预期。
对于普通百姓,特别是普通的农村老百姓来说,2007年是充满期待的一年。从年初“两会”对于民生领域令人振奋的财政投入预算,到年底“十七大”上政府对于解决民生的郑重承诺,大大增强了他们对于政府的信心,也必然唤起他们对于政府和未来生活的高期望。民众高期望之下,政府如有高表现,才能有民众的高满意度。反之,则会是更大的失望和不满。对于政府未来在民生领域的表现,民众拭目以待。
技术说明:2007年零点居民生活质量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7个城市;浙江绍兴诸暨、福建福州长乐、辽宁锦州北宁、河北石家庄辛集、湖南岳阳临湘、四川成都彭州、陕西咸阳兴平7个小城镇及周边农村地区外加湖北武汉黄陂共计8个农村地区的共3355名16-60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访问,其中城市居民1560人、小城镇居民924人、农村居民871人。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0.93%。
(拟稿:零点调查&指标数据 张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