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青岛2月29日电(宋学春 李培强)山东省平度工商局积极履行职能,积极探索农资市场监管新路子,在打假维权、净化农资市场环境、保证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来共印制、发放各类农资台帐、信誉卡、留样袋、备案证明标识及宣传材料1万余份,检查农资经营业户634户(次),查处各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违法案件29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近5万余元,赢得了人民群众、地方政府、上级领导“三满意”。
严把三关,确保农资市场活而有序。一是严把农资经营主体准入关。平度辖区除供销、生资系统外,各镇(处)还有大量的个体农资经营者,无固定场所,流动频繁,给农资市场监管带来很大难度。针对这种情况,他们以乡镇为单位,对全市所有农资经营户逐一排查,重新规范登记,严厉打击出租、出借、转让、出卖营业执照等违法违规行为,还经营主体的本来面目。经重新登记规范,确定了623户农资经营者主体资格,并逐户建立健全了档案和台帐,做到底数清晰。在此基础上,以供销、生资系统为依托,实行农资连锁经营,在全市设立了四个农资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根据经营户需要统一进行农资配送,由于配送农资质优价廉,服务热情,受到了广大业户的普遍欢迎。目前除供销、生资系统内部56个自营网点外,还吸引了400多个体经营业户的加盟,配送的农资数量占全市销售量的60%以上。二是严把农资商品入市关。全面推行农资商品报验备案制度。即:凡进入该市的农资商品,经营单位在上市前,按进货批次到当地工商所履行报验备案手续,经工商所严格查验供货单位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进货发票等相关凭证后,对报验备案合格的农资商品贴注“平度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农资商品报验备案防伪标识”。为保证这项制度的顺利开展,他们印制了2万份《致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5千份《致广大农资经营者的一封信》和5万个备案防伪标识,采取媒体宣传、入户宣讲、集中培训等形式,积极向广大农民和经营者宣传商品报验备案制度的重要意义。由于组织有力、措施有效,初步形成了广大农民积极购买报验备案农资商品,农资经营者主动报验备案的良好工作氛围。三是严把农资商品流通关。督促所有农资经营者建立健全“两账两票一卡一书一袋”制度,强化自律意识。同时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监督抽查。将化肥质量抽检作为农资检测的主要手段,加大对不法经营业户的监测力度,对监测结果不合格的业户,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还通过各类媒体发布消费警示,将不法业户名单和不合格农资种类公布于众,引导农民使用质量合格的化肥。经过一段时间专项整治,化肥合格率由去年抽检尚不足70%,提高到今年一季度抽检时的94%。
推进信用建设,规范市场经营行为。积极推进信用等级分类监管,全市623户农资经营户共评出A级业户54户,B级业户566户,C级业户3户。由各工商所根据农资经营业户信用等级实行“距离监管”,即对长期守法经营信用状况好的A级农资经营业户实施“远距离”监管,对B级农资经营业户实施“近距离”监管,对案件多发的C级经营业户实施“零距离”监管,每季度进行一次信誉度调查,根据违法失信程度,分别给予提示、告诫、通报、披露,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或吊销营业执照,通过信用等级分类监管,提高了农资经营者诚实守信意识,营造了良好信用氛围。
创新监管模式,有效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一是推行无缝隙监管模式。在全市设立1788个村级12315工商联络站,将红盾护农引向农村监管“盲区”。二是推出消费维权新模式。为强化和规范受理农资投诉工作,有效解决农资投诉鉴别难的问题,联合农业局成立“平度市涉农维权站”,聘请专业技术单位和人员协助办理日常投诉处理工作,提高了维权的技术性和实效性,较好地维护了农民利益;建立了农资召回制度,及时将问题农资通知购买农户,督促销售商召回问题农资,目前,平度市生产资料公司已率先建立了专门帐户,承诺对出现问题农资实行先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