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日电 (记者 章利新刘铮李惠子)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冯骥才最近感冒缠身,但在他忙着准备提案的同时,还一直惦记着要恢复跑步训练,因为他是天津市推选出的奥运火炬手。
“火炬传递我虽然只跑200米,但还是要认真准备的。
”冯骥才委员已经66岁了,但一直热爱着体育。他表示这和年轻时因为身材高大当过篮球运动员有关。
“北京奥运会是进一步激活中国文化魅力的难得机会。”身为作家、民间文化研究者的冯骥才委员更关心着奥运会和自己关系之外的大问题,“作为东方文明古国,中国要通过奥运会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气质留在奥运的历史上。”
日益临近的北京奥运会像一个巨大的磁场,让很多像冯骥才这样的政协委员忍不住要谈论它。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北京奥运会最大的期盼是“中国文化能给奥运增添新的色彩。”
杨桦的话表达了很多政协委员看待北京奥运会的态度:他们看重的不只是奖牌榜上的成绩,更看重北京奥运会能给世界留下多少人文遗产,很多年以后北京奥运会是否还能像一道值得留恋的风景让人津津乐道。
中国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就提出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中国不仅希望向世界展示先进而迷人的场馆建筑,优良的竞技环境,还希望展示文明古国的博大人文情怀。
全国政协委员邓亚萍就是“人文奥运”的落实者之一。身为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她在参加全国两会前一直在为奥运事务忙碌着。当过多个奥运村“村民”的邓亚萍表示,北京的奥运村要给全世界各国运动员留下深刻的“中国印象”,还要让他们感受到和谐的人文氛围。据介绍,北京奥运村将着力体现中国风格,商业街区将做成极具特色的北京四合院,还要为运动员们安排丰富的中国传统艺术表演。
此外,北京奥运村居住区内将设宗教中心,为世界上多个主要宗教安排礼拜室,将邀请专职的神职人员加入团队,为信教的运动员、官员提供专业、周到的宗教服务。
“体育场上的竞技是充满了竞争的,能力是可以互相比试的,但人和人、国家和国家的关系应该始终是和谐的。”冯骥才委员希望看到,中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竞争”与“和谐”的统一。
和谐的观念是中国思想文化的精华之一,也被不少文化专家视为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彭永捷认为,一届奥运会只有在思想上站得高,才能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获得一席之地。中国文化的和谐观念将与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相映生辉。
全国政协委员、作曲家叶小钢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工作参与者。谈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奥运歌曲时,他强调传递人文价值的普遍性。他对记者表示:“不能只有传统文化符号,更要有普遍性,能把共同的精神表达出来,让世界普遍接受。”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个响亮的口号在这些政协委员听来,它向世界传达的就是:中国要跟世界一起来建设美好的未来,建设一个每个人都有归属感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共同体。
“如果我们做得好,北京奥运会能深刻体现中国文化精华,无疑会给世界留下一份宝贵遗产。”杨桦委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