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河南省义马市检察院退休人员马逢龙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剪报57年。70岁高龄的他自学了电脑,用了4年多的时间,将4万多篇剪报分门别类整理成册,编成了2000余万字的《法律咨询问题解答4000问》,并开办了免费法律咨询室,义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
了解马逢龙的人都知道,他对剪报的热情可谓“痴”。57年来,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带着小剪刀,唯恐漏掉好资料。1980年的一天,马逢龙到陕西走亲戚,本打算转一圈就回,结果被亲戚的一大堆旧报吸引了。
这些他人眼中的废品,在马逢龙看来就是宝藏,结果他在亲戚家住了一个星期。返回时,亲戚买了许多礼物让他带回去,可他什么也没要,却背回了一捆剪报。
高小毕业的马逢龙,没有上过一天正规的法律学校,但他却当过武警部队的文书,参与了宜阳县检察院、义马市检察院的组建工作,在义马市检察院的批捕部门干了15年。其间,他还因突出的工作成绩被高检院授予过二等功奖章和重大贡献荣誉奖章。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在他看来,是和多年的剪报生涯分不开的。
1994年,62岁的马逢龙退休后被一家律师事务所聘为特约律师。此后他先后为600多名群众代理了案件。2002年,70岁的马逢龙结束了律师工作。接下来的时间干些什么呢?剪报50多年,眼看家中的剪报本已积攒了近百本,而且比较杂乱,查找起资料来非常麻烦。如果能够把剪报本分门别类地整理出目录来,开办一个免费的法律咨询室,那将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于是,年逾古稀的马逢龙开始了一项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巨大工程——学习计算机、整理剪报资料。
整理工作进行了整整4年。马逢龙按有关分类标准把全部剪报分为100个大类,并购回100个资料盒,动员起孙子孙女帮他进行分类。“当时,我的床上、地上、阳台上,到处都是资料盒。”马逢龙笑着说。2005年,他整理出了4000多条剪报,编成了一本2000余万字的《法律咨询问题解答4000问》,并在院里的支持下,利用废弃的家属楼门卫室开办起了一家免费的法律咨询室。
2005年12月20日,马逢龙免费法律咨询室正式开放了。这是一个仅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迎门最显眼的是两个摆满文件夹的大柜子。门边是一个书桌,桌上一边摆着旧报纸,一边摆着剪刀、三角尺、胶水、放大镜和已剪贴好的资料活页。
马逢龙清楚地记得第一个咨询者。那是2005年12月28日,水泥厂一名女工前来咨询:同厂工作的丈夫下班后在厂里的班车上发病突然死亡,而厂里说,他的死亡和工作没关系,不能认定工伤,她不知道该怎么办。马逢龙马上给她找来相关剪报。这位女工如获至宝,马上复印后送到厂里,问题迎刃而解。
2007年8月的一天,马逢龙像往常一样正在咨询室整理一个月来的剪报散页,这时走进来3名中年人,年长的一位进门便问:“您是马逢龙吗?”马逢龙连忙点头示意。“可找到您啦!”原来,这3名中年人都是灵宝县朱阳镇人,因为征地补偿款的问题前来咨询。听了3人的诉说,马逢龙连忙将自己从网上下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取出,对照《条例》向他们解释了有关征地补偿的政策法规,并帮他们联系了一名律师。然而,一个月后,他们再次给马逢龙打来了求助电话。马逢龙又及时与《今日安报》、《河南农民报》等新闻媒体的记者取得了联系,对此事进行跟踪调查。经过几番周折,今年春节前夕,朱阳镇的村民终于打来电话告诉他,乡党委已明确表态,这个涉及土地赔偿款的问题很快将得到解决,他们代表数十户村民对马逢龙的热心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马逢龙免费法律咨询室的名声越来越大,现在,每天都要接待五六位咨询者。此外,马逢龙依然在着手剪报档案的归类整理。这不,今年春节他都没闲着,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整天都在他的咨询室里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