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巍 制图 |
穿越5国 行程万余公里 计划耗时155天
武汉8青年雅典骑车到北京
今日飞赴雅典 为本报独家供稿
瞿凌云
本报讯 (记者瞿凌云)陈轲、戴惟、阳健颖、莫汉艺、刘佳、杨杰、杨伟志、李枭雅8位20岁上下的武汉青年,今日从北京飞赴雅典,开始人生中的一次梦想飞扬:他们将从雅典骑自行车,长途跋涉到北京。
这个号称“雅京行”的自行车队,计划以155天,穿越希腊、土耳其、伊朗、印度、尼泊尔等回到中国,骑行里程总计13436公里,最终在今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前夕,骑到北京。
华中科大几名大学生相约:“2008年骑行雅典到北京。”去年8月,他们开始正式策划这次行动,招募队员,最后选中8人。这8名队员,最小的20岁,最大的25岁。其中5名为华中科大毕业生,2名为华中科大在读本科生,另一名是华中科大文华学院学生。为实现这次梦想,5名队员放下自己的工作,3名学生也办理了休学手续。他们已作了大量训练、准备工作。
25岁的陈轲在队中年龄最大,担任该队领队,个人骑行里程累计2万公里。据介绍,他们将按预先设计的线路,穿行希腊奥林匹亚遗址,经伊斯坦布尔跨欧亚两大洲大桥,在黑海南海岸骑行,将拜访古老的土耳其皇宫,途径世界最大湖泊——里海,而后攀越伊朗高原,寻访泰姬陵,伴恒河走千里,最后从尼泊尔翻越喜马拉雅山回国。
远路迢迢,前面将遭遇难以想象的困难。但车队的8名年轻人相当自信:“户外运动不仅仅依赖装备、资金。”据介绍,他们曾用均价80元的二手自行车征服了青藏线。“雅京行”自行车队表示,沿途将向本报独家供稿。
逐梦的人生才无悔
本报评论员 刘林德
一个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每个人或许都在对这一问题的追问与回答中,从青春走到暮年,当回首往事的时候,有人无悔,有人遗憾。
人生当然不以成败而论,但如果你曾经努力去追逐梦想,去做成哪怕一件自觉有意义的事,便不会只有遗憾。就一段华彩乐章,也足够无悔的人生表述。
8位打算从雅典骑车到北京的青年,正在谱写自己的一段人生乐章。一万多公里的征途,要挑战生理极限,要冒不可期的风险,有人觉得为迎接奥运,不必如此疯狂。但应该看到,迎奥运并非他们此行的真正目的,他们追寻的,其实是对人生的一个回答。
他们在追逐一段不寻常的人生。如果经历过青春,就应该理解青春的反叛。对庸常的厌恶,对循规蹈矩的不满,标新立异,追逐不寻常,是青春的常态。唯如此,青春才被视为活力的象征,才会充满了创造的可能。
他们在追逐一段挑战的人生。一个人最大的快乐,不在一生安顺、无忧无虑,而在于不断挑战和突破自我,他们8个人,或许并不都为生活担忧,但他们依然选择挑战,他们是值得敬佩的勇敢者。
他们在追逐一段自主的人生。人的一生,有太多的被安排,太多的身不由己,有多少人曾经想要自己做主,最终还是选择顺从,顺从变成习惯,习惯变为依赖。我们常常感叹现在的孩子过于依赖,当他们自主的时候,却又担心甚至反对,不是很矛盾吗?
他们在追逐人生的梦想。他们都是自行车运动的爱好者,为了热情,为了梦想,他们去追逐,去践行,办理5个国家的签证,日复一日枯燥训练,都不是容易办到的。他们没有放弃,今天,他们上路了。
5个多月的行程,我们关注他们,因为我们期望他们一路安全,我们希望他们完成梦想,我们相信,逐梦的人生才精彩,逐梦的人生才无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