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伍修权 |
“伍修权三个女儿”从左到右分别是:四女儿伍连连、大女儿伍一曼、老五伍延力。 柯立 摄 |
将军风范 永照后人
——儿女深情回忆伍修权
本报驻京记者 柯立
“父亲出生在武汉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2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上了武昌高师附小,在陈潭秋同志的引导下,走上革命道路。武汉,不仅是父亲出生成长的地方,更是他走上革命道路的地方,是他新生命的摇篮!”
2008年3月6日是伍修权诞辰100周年。2月28日,“纪念伍修权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后,伍修权同志的子女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养儿育女 既爱又严
伍修权总共有儿女六人,大女儿伍一曼今年70岁,曾是一名医生,1997年退休后全力投入父亲相关文献的整理工作。在兄妹六人和有关部门的努力下,纪念文集《历史风云中的一代英杰伍修权》,在伍老去世一周年时结集出版,这次在诞辰百年之际再版;解放军出版社也出版了《伍修权回忆录》,目前当代中国出版社正在编辑整理《伍修权传》。
在儿女眼里,伍老是一位严慈的父亲。“我们小时候,父亲工作非常忙,但他的保密性、纪律性很强,在家里从不讲工作情况。父亲从没打过我们,也不太训斥我们。他对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老四伍连连记得:“二姐上小学住校时,一度与同学相处不好,老师和阿姨偏袒其他的孩子,有一次闹得很僵。二姐不肯去上学,爸爸要求她必须去,不让她回家。”
五妹伍延力补充:“父亲是一个非常慈爱的人,3年困难时期,大学伙食很差,父亲作为高级干部,每个月可以补助2斤肉。他总是在周末等我们回家时才拿出来,让我们补充营养。我们长大后,周末回来,他总要给我们多加菜,哪怕只是加个炒鸡蛋,也要让我们吃好。我习惯晚睡,父亲平日总是加班到深夜,看到夜深了我还不睡,他总到我房间来亲亲我。”聊起这些往事,她的眼圈红了。
关爱亲人 公私分明
在儿女心中,父亲对奶奶的孝顺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文革’前三次接奶奶来北京,无奈老人不习惯北方气候。父亲在‘文革’时期被打倒并关押多年,1975年刚被释放,他就专程回武汉看望奶奶,拿出他在牛棚里节省下的生活费交给奶奶。当时奶奶已近90高龄,父亲这次坚决地把奶奶接到北京,此后奶奶一直跟我们住在一起,一直到1986年,104岁高龄在北京安详去世。”
老四伍连连说:“爸爸兄弟七个,他排行老四,到解放时,他前头的三位哥哥都已去世,家中多位孤儿寡母,都由我父亲提供生活费。二伯父去世后,二伯母改嫁,是父亲供养她的子女上学直至成人。七叔是父亲最小的弟弟,比爸爸小17岁,也由爸爸供他上学。当时我们自己家里人口也多,生活并不宽裕,爸爸宁可自家苦一点,也要保证寄给老家亲人们生活费。”
“虽然他关爱老家亲属,但从来不搞特殊。上世纪60年代初,在武汉某厂当采购员的六叔因违反政策倒卖一些小商品,被省里作为投机倒把分子准备拘押,省公安厅征求父亲意见。当时父亲明确表态:‘决不包庇,请省里按国家政策处理’。六叔后来在监狱里病逝,父亲毫无怨言地承担起接济六婶一家的责任。”
情系家乡 愈老弥深
谈及父亲与家乡武汉的交往,伍氏姐妹谈道:“‘文革’前父亲工作非常忙,很少有时间回家乡。1982年后,他从总参一线退下来,到中顾委任常委,曾多次回湖北和武汉。1981、1983、1986年他在武汉大学作了三次报告,用亲身经历启发年轻一代。他对家乡的热爱,越老越强烈,1993年,他85岁了还坐着轮椅去武汉看望陈潭秋中学的学生。”
“父亲对幼时帮助过他的人终身不忘。他经常对我们谈起,幼时家贫,靠同学老师资助才有书读,高师附中的张朗轩老师资助他40个大洋才能出国,一姓何的同学送他皮短大衣度过苏联的严寒……”
“父亲对促进家乡经济建设十分热心。我家祖籍湖北大冶,他为大冶的体制改革、交通设施改善出了不少力,大冶人民怀念他,在市中心的青铜广场上立了他的铜像。他还把革命老区大悟县作为扶贫联系点,经常前往调查研究、帮助当地发展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