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经济

厉以宁:股市暂无转“熊”可能

  厉以宁:股市暂无转“熊”可能

  ■本期嘉宾

  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在改革之初就提出用股份制改造中国经济,人称“厉股份”。

  王东京: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中国经济观察》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

  仲大军:北京大军观察研究中心主任。国内知名经济观察家、社会评论家。

  未来5年,又是考验下一届政府智慧的5年。

  2008年开局两个月,政府就面临多个难题:老天爷风雪肆虐;经济通胀不止。全球经济遭遇冰冷期,世界经济有形势急转下行趋势。

  通胀考验是新政府需要迈过的第一道门坎。

  两会热议中国经济走向问题是一个必然,因为物价指数强烈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一餐一饭,猪肉前所未有地搅动着上到总理下到百姓的情感和神经。一向以来,政府的承诺在不断地被突破,通胀已经是这一届政府无法回避并且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同时带动的还有股市、房价等等关系到大多数人的民生问题。

  中国政府面临两难选择:是保持中国经济的高通胀高增长,还是确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缩水?在全球进入高通胀时代,石油、大宗商品和食品价格高涨的背景下,靠强硬政令摁住物价不涨显然是不可能的,但紧缩政策是不是又会带来经济和社会的萎靡和退缩?

  “中国经济需要‘祛火’,放慢速度”。“中国经济不能退,而是要寻求继续前进之路”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争论不已,中国经济究竟应该走哪一条路,看来新一届政府必须做出一个选择。

  但那条稳妥的路在哪里?中国经济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

  本报约请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厉以宁先生、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王东京先生、北京大军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先生论衡国是,破解通胀困境。

  我觉得这次大部委的调整还没有包括金融……只是在交通运输、农林水利、国土资源等方面,不知道最后怎么样。照理说在一行三会之上有一个经济协调办公室也可以嘛。―――厉以宁

  中国CPI上涨到2008年底没有停止的迹象。中国一方面要应对物价上涨,一方面要应对人民币升值,一方面要考虑CPI高涨对群众生活的影响,一方面要考虑货币政策收紧对经济发展的伤害。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中国政府应该做怎样的选择?

  国内有“从紧”货币政策的担心,国际有美国爆发次贷危机的影响;股民还没有从中国平安增发的阴影中走出来,马上浦发银行又来了。中国经济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也影响到股市,2008年,中国股市到底怎么样?

  存在全面通胀趋势

  恶性猛涨是可以控制的,但CPI上涨到2008年底没有停止的迹象

  南都:几年前老百姓发现房子价格一个月一个月上涨,直到许多人已买不起房子。而去年,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的农资产品价格不断攀升,导致农产品目前处于价格上升的主升浪。老百姓对日常生活物价上涨的感受是非常强烈的。目前我国是否已由结构性通胀进入全面通胀?

  仲大军:差不多吧,但还要观察。粮食和肉的涨幅最大约在40%多,其他种类涨幅也就在50%左右。就国家统计局2007年最后一个季度的统计数字来看,基本是这样一个情况。但是进入2008年第二三季度以后,钢材、铁矿砂、原油价格也大幅度上涨。随着基础原材料的上涨,很可能进一步带动从结构性向全面性通涨的状况。也可能由于上游产品的价格增长,进一步拉动下游产品价格的增长。总的来说,全面通胀的趋势正在形成。

  王东京:为什么老百姓争议那么大,根本问题就是老百姓收入增长慢了。如果老百姓收入增长,能和物价指数与GDP增长幅度同步,那么这个问题就不是个很大的问题。

  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一是要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提高最低工资的标准;二是要提高保障支付标准,这些都是增加收入的。美国逼人民币升值,无非就是让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卖贵一些,增加工资后成本上升也会贵一些,效果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汇率调整跟国际有关,提高工资是调整国内政策,跟别人没关系。如果一定要二选一的话,我选择的是物价上涨。

  南都:这次通胀把我们拉回了很多历史上的通胀记忆中,这次与十几年前的通胀有何不同之处呢?

  厉以宁:十来年前的通货膨胀是单一因素或者说主要一个因素造成,就是投资规模过大。1993、1994年主要是投资规模过大,所以就采取了紧缩措施,财政也紧,货币政策也紧。双紧政策对单一原因造成的通货膨胀的医治是有效的。

  南都:那这次通胀的主要原因何在呢?

  厉以宁:现在这次通货膨胀原因要复杂得多,其中有由于投资过多、信贷过多引起的流动性偏大。第二个原因,外汇储备过多,人民币投放就多了。第三个就是现在的外资热钱纷纷流入中国。现在通货膨胀的原因比过去要复杂,它不是一个投资需求拉动的问题,有投资需求拉动的因素,但也有国际的因素,有人民币升值和利差大的因素,还有成本推动的因素。

  王东京:经济学把通胀说得比较复杂,通胀实际上就是一种货币现象。只有需求拉动才叫通胀,成本推动和结构都不能叫通胀,只能叫物价上涨。成本涨了,物价会跟着涨,但不会造成通胀。需求的大门关紧了,没有购买力,物价不会全面上涨的。有结构性的涨,有成本因素的涨,但不会通胀的。

  如果货币供应量把握适度,购买力一定,那么就不会通胀。就是说如果产品成本增加了,某些产品价格可能涨,但若需求不变,价格不会普遍地涨。所以通胀的问题没有那么复杂,归根到底就是一条,流动性是不是能得到有效控制。

  仲大军:这次上涨既有技术性货币发放过多导致流动性过剩,也有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因素,需大于求。货币和需求两种因素叠加在一起,使这次的通胀持续时间长,范围也更广,从基本日用消费品到大宗房价都出现上涨。

  南都:今年1月份CPI已经涨到了7.1,有人担心PPI和CPI会陷入轮番上涨的恶性通胀之中。您对中国通胀的整体形势有怎样的预期?会不会有失控的可能性?

  仲大军:恶性猛涨是可以控制的,但持续稳定的上涨趋势是很难控制的,中国的通胀是一个长期的通胀,现在看来到2008年底没有停止的迹象。

  经济和民生难兼顾

  面对国内通胀和人民币升值,如果只能两选一。我的观点,是选物价上涨

  南都:受美国降息的影响,今年加息的空间越来越小。现在面临的困难是,如果不加息,CPI高涨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如果货币政策收紧,又担心对经济发展带来伤害,这样政府就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在您看来,政府应该先考虑哪一方面?

  厉以宁:我们在应对通货膨胀的时候不是只有一条路可走的。收紧银根、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措施对控制总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这个只能解决单一因素的问题,对通货膨胀应该放到整个宏观经济、国际国内经济这样的格局中来讨论,这样可能才是有效的。

  王东京:我们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加息,一个是升值。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对国际资本生成一种资产价格的升值预期,这是很麻烦的。外资进来会导致我们的流动性过剩,所以通胀压力是有的。另外,它会推动资产价格的上涨。如果我们资本项目管不住,热钱大量回流,有可能导致房地产价格滑落,导致经济波动。

  我曾经讲过,解决这个问题就是面对国内通胀和人民币升值,如果我们在这里只能两选一,不可能两全其美。我的观点,是选物价上涨。

  南都:鱼与熊掌不能兼得,您做出这样的选择背后有什么更深的原因吗?

  王东京:物价上涨是国内政策,但货币升值就不光是中国的事情了,还涉及到美国。如果我们不断升,美国不停地贬,我们是维持不住的。

  现在国内的物价上涨,中央也没说就是通胀。中央的说法是防止物价过快上涨变成通胀。去年我们GDP增长了11%,而我们的通胀只是4.6%,按道理说确实不能算通胀。

  加息不如补贴“穷人”

  银行储蓄很多是国际热钱,增息等于补贴这部分资金,不如直接补贴低收入者

  南都:但是这对于低收入者将是一个非常具体而残酷的问题。

  厉以宁:物价上涨后,困难群体、穷人、大学生的生活怎么办?举个例子,给他们发一种食品券,一个廉价的方式。这个不是计划经济的做法。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特殊的情况下,西方国家也有这个先例的,可以采取对低收入者保护的这样一种食品券的办法。如果将来猪肉供应多了,工资也上去了,养老金也上去了,补贴水平可以逐步下降,到最后取消,这都是可以做的。不是说在市场经济完全不让采取校正的办法,这个调整不是恢复计划经济体制,而是作为一个在一定的情况之下采取一种特殊的政策。

  仲大军:一些贫困群体,低收入群体,甚至下岗失业群体,他本身就是靠储蓄过日子,没有收入,物价一涨,东西又贵了一半。他很快就把储蓄花空了,就陷入贫困,陷入绝境了。你要不增加货币,不给他们钱花,这些人就要闹事了。所以我认为,补贴是必要的,给那些需要的人。必须逆此助彼,这是老子的思想,天之道是要损有财富的人,补助穷困的人。经济问题就是逆此助彼。如果政策老是损贫就富,这就没法弄了。

  和过去比较来看,1995年利率达到11%,通胀率25%.现在利率达到4%,通胀率达到7%.目前来看利率已经不能像过去一样猛涨,因为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国内银行储蓄中很多是投机资金,是国际热钱,至少有四五万亿,占全部储蓄的四分之一左右。增息就等于补贴了这部分投机资金,不如直接补贴受通胀影响损害最大的普通老百姓。我个人是不赞成银行增息的,不如直接每月补助中低收入人群,但没有人这么考虑过。国家应对的策略是有问题的,说不客气点,银行业的有些高层制定政策受到西方的影响和牵制。有些政策完全是听人摆布,这些政策根本不符合本国的利益。

  南都:那根据现在经济发展状况,社会有一种很强的增加收入的诉求。按照您的预测,未来几年内是否存在平均工资大幅上涨的可能性。

  王东京:经济发展到这么个阶段的时候,应该考虑比较大幅度提高平均收入,未来几年社会是有大幅度增加收入的要求。针对提高居民收入,十七大报告里有这样五句话:第一是形成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的机制;第二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是提高保障支付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第四是逐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第五是让更多的群众有财政性的收入。由此可见。中央重视的程度前所未有。对付现在物价上涨的主要办法,一个是央行要控制流动性,第二个就是要增加老百姓的收入。我以为,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机构调整没涉及金融

  国务院需要考虑,有一个协调金融政策的机构,这样才不会政出多门

  南都:中国现在的国家金融管理架构是由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这所谓的一行三会的管理架构下,过去几年颁布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有时候是相互抵触与制约的情况,在他们各自为政的情况下,是否制约了很多政策的效果?

  王东京:可以认为是抵触,也可以认为是补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有一个搭配的问题。如果货币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财政一般就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一个松一点,另一个就会紧一点。要问这是冲突还是补充,得看你从哪个角度去看。

  财政与银行不能合起来。政府要用财政资金提供公共服务,而银行是市场运作的,两者运营逻辑是不一样的。单就现在金融体制来讲,国际上多数发达国家都实行混业监管了,而我们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在美国混业经营的时候,我们开始分业经营。最初,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前,美国金融业就是混业的。大危机以后,大家认为资本市场的泡沫主要是监管不力,后来就开始分,把金融、保险、银行通通分开。90年代开始美国开始合,而那时我们开始分。问题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与保险、证券的业务在交叉。业务一交叉,监管就出问题了,保险公司买股票归证监会管呢,还是归保监会监管?这就不好办了。所以这个体制将来还要看,现在整个国际潮流是混业经营、混业监管。

  南都:现在大部制炒得很热,中国是否需要一个大一统的金融机构凌驾于“一行三会”之上进行一个有效的机构整合?

  厉以宁:我觉得这次大部委的调整还没有包括金融,但是“一行三会”的情况存在,这提出了一个问题,需要国务院领导考虑,应该有一个协调金融政策的机构,这样就不要使政出多门,相互矛盾。但是金融政策的协调机构究竟怎么建呢?这个方面的讨论还是挺多的,但是现在我看这次国务院的机构调整中没涉及到这个问题,只是在交通运输、农林水利、国土资源等方面,不知道最后怎么样。照理说在一行三会之上有一个经济协调办公室也可以嘛。在机构改革中再多征求意见,听取大家意见。我自己认为,国务院讲的就有一个金融协调、统一金融方面的政策,可能对下一步的稳定金融、稳定股市都是有效的。

  王东京:按照市场发展规律,是应该统起来管理。这个大部制改革方案里面可能有金融机构方面的改革,近期会不会具体实施,很快就明朗了。事实上,现在已经开始混业经营了,分业监管导致边界不清晰,监管的交易成本很高,从逻辑上讲应该是统合起来。

  仲大军:太有必要了!中国这个计划经济的部门格局,太有必要调整了。比如北京,各个部在北京各个地区,东南西北各坐落一个,全都这么隔离。这种状况对国家各部门相互的沟通,统一管理,很不适应。特别是北京交通这么混乱,开个会半天到不了,影响很大。我们到日本去,夏关大厦一个大楼有十几个部,办什么事都在一个楼里,吃饭都在一个大食堂,没有小团体主义。

  中国发展到今天,要整个重新打造行政中心。各个地区市政府大楼盖得都堂皇,但是各个部门没有都集中在一起的,仍然各自为政。应该花几百亿另开辟一块地方,到北京顺义,到北边的地方划出一片地来,搞个行政中心,另外打造一个“首都”。

  不要行政干预房价

  如果人们对楼市的预期真的改变了,房地产业崩盘,对国民经济发展会后患无穷

  南都:央行上个月发布了去年第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显示在去年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投资结构有一个优化,全国房价总体涨幅较高,但是部分城市涨幅有一个趋缓的迹象,在你看来,房价涨幅依然较高的背后有哪些因素,国家在控制房价方面还应该做哪些努力?

  仲大军:涨幅依然较高,说明需求依然较强。扣除投机因素,居民自发的对房地产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前两年在投机和需求双重的作用下使房价较高较快地增长。2007年对投机进行强有力的遏制,投机力量消失了,它对房价拉动减弱,但是消费需求还是很大,对房价的拉力还是很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房价有一定回调,但是幅度不是很大。开发商还是看市场行情,如果需求很大的情况下,房价还不会深度回调、大幅下降。

  王东京:房地产业是现在的支柱产业,如果真有风吹草动,真出问题的话,那么经济也就会有大问题。政府老是说房价过高,如果人们对房市的预期真的改变了,房地产业崩盘,对国民经济发展会后患无穷。所以一定要冷静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最好不要用行政方法去做,可以用市场去引导。

  股市没有转熊可能

  中国经济仍有相当高的增长率,中国股市是基本封闭的市场,受国际影响有限

  南都:去年股市如坐过山车,中国老百姓现在对股市很担心。

  厉以宁:主要是股民有四个担心:担心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担心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担心上市公司太多,供给量太多;再就是大量新股民因为经验不足而形成的心理压力。

  上市公司的质量从今年看,企业的改制、上市公司的质量是提高的,企业也是重视技术创新这个问题的。股市有一个平台一个平台,顺着平台在往上走。但是股指越高,调整期就越长,调整期的波动就会越大。从2000点上到3000点的时候,调整一段时间,就上了4000点。这是又一段调整,调整期就比较长了。到5000点,5000点就更高了,调整期就更长了,调整期的波动就更大了。所以说调整是正常的,宏观经济大局没有出问题,只要上市公司质量普遍比较好。

  南都:现在股市大跌一个月,股民还没有从平安增发的阴影中走出来,马上浦发银行又来了。一个上市融资三四百亿,针对这种只顾自己大量圈钱而完全不顾市场死活的行为,政府是否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厉以宁:对证监会来说,越是这种形势之下越要加强监管,不要再出现内幕交易这些东西,这就会扰乱人心,使人信心丧失,这点是重要的。广大股民应该了解到,虽然宏观大趋势是好的,上市公司的质量也有好的表现,但也应该理性投资。

  仲大军:这个圈钱还不是圈到中国,圈到外资里了,这是最可恶的。平安大股东都是香港的,外资持有相当大的比例,全部圈给别人了。自己也拿到一部分,大量的是外资获利。中国政府审核这样的企业上市,就等于让外国到中国抢钱。我都不知道外资的上市,每年中国股民能分红多少。关键问题是监管层不要让这些巨无霸跑到市场圈钱。以前我有句口号:“宁要一万家公司上市不要一万点”,我们不要高点位,我们要千千万万中国的中小企业都能上市,真正的融资、活跃经济,而不是巨无霸跑这圈钱。这样一种搞法,股市搞活才怪呢。主要是这个问题而不是印花税的问题,要看清重点。

  南都:另外股指期货今年要登场,这个会对股市带来哪些影响?您对中国2008年的股市有一个怎样的预期?

  仲大军:带来对冲机制吧,对炒家带来一个反向操作,这么一种手段而已。至于对股市有多大作用,现在还很难看出来,因为就现在这样的工具,中国股民会怎样利用,还很难说。

  厉以宁:决定股市的基础,一个是宏观经济形势,一个是上市公司的质量。因为自从股权分置改革以后,中国的股市已经步入到正规的情况之下,宏观经济形势是看好的。连续几年的10%以上的高速增长,今年的增长按照势头看,完成9%到10%还是有可能实现的。所以宏观经济形势这点没有问题,中国不会出现经济的衰退。

  股市转熊有两个条件:一是一国经济处于衰退当中,二是要看一国股市受到国际影响有多大。就中国的目前情况来看,中国经济还在增长,仍具有相当高的增长率;其次,目前国际股市有涨有跌但并没有转熊,再加上中国股市是基本封闭的市场,因此受到国际的影响有限。因此,股市转熊的两个条件在中国并不具备,没有从牛市转为熊市的可能。

  另外我们还应看到两个条件对股市是有利的。第一个就是两税的统一,这点对国内企业是利好的消息;第二,人民币还在继续升值,从升值这个角度讲,资产的含金量是增大的。

  所以我认为股市大盘没有什么问题,政策也很明朗。一下子上市过多,融资过多,会短期地冲击股市,但对大局没有太大影响。因为这几天来看,它调整、改动是正常的,但是要看到2008年现在刚开始啊,才过了两个月,所以我们得往长计较。

  经济存在不确定因素

  如果GDP下降,失业率就要升高;物价上涨也会降低经济运行

  南都: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王瑞祥日前指出,当前我国国内外经济形势还有多种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据您分析,这些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包括哪些方面?

  王东京:打个比方,中国经济就像一个航母,是一个很大的经济体,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所以中国经济一定要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不仅要持续稳定,还要保持一定的高速度。从奥肯定律来讲,失业率和GDP的增长有一个比例关系,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GDP就需要增长2.5个百分点。如果GDP下降2.5%,我们的失业率就要升1%.1%是多少人?过千万。所以说,就业问题是个很大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不能低于9%.过去中央提的是8%,现在执行起来基本上是9%、10%、11%.为什么这几年我们就业形势好一些,就是因为我们的速度发展快一些。如果真要把速度压到9%以下去,那失业等很多问题就会产生,就容易出问题。

  仲大军:不确定的风险,一个是国际上的波动对中国的影响,就是美国发生资产危机了,经济衰退了,会导致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怎么样?这场资产危机导致的金融风险,还包括国内的政策变化,像两税合一、《劳动合同法》出台,导致广东一些地方大量的外资关闭。有些低成本的、完全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企业搞不下去了。搞不下去也不是坏事,中国劳动力越来越紧张,劳动力没多少了,那种企业倒就倒,没什么了不起的。

  至于中国自身的问题,就是防止通胀影响企业的形势。物价上涨企业承受不了,就会降低经济的运行,会导致就业的问题和收入的问题,国家非常担心经济降温后带来的社会收入和社会生活问题。中国经济很难得到红红火火的拼命增长,降降温没有关系。

  统筹:本报首席记者 南香红

  采写:本报评论记者 陈亮 实习生 张磊 程岳 陈雅婷

(责任编辑:廖恒)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厉以宁 | 王东京 | 仲大军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